第80章 幕僚(2 / 2)

张氏笑的肩膀直颤颤,世界上哪里会有那样的人呐!她觉得她老儿子是在瞎白话。

一百六十条大船,光指望着辎重营,没有一个月、两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卸完的。

于是,流民新村的民兵和壮劳力,都被发动起来了。用肩膀扛、用担子挑、用小车推。

七、八千人,用了十天的时间,终于把一百六十条大船给卸完了。

船队回去了。黄鼎良却留下来了。和他一起留下来的,还有他带来的大批量的工匠和四个黄家的子弟,他们都是有了秀才功名的读书人。

黄安泰这把下的赌注很大。

黄鼎良说:“大人!我父亲让我留下来,给你做一个幕僚。”

赵令武挺高兴,他这一路上和黄鼎良相处的还是比较融洽的。

黄鼎良这个人,有学问、善于接人待物,在民政方面懂得也很多。

赵令武说:“欢迎,欢迎!不怕屈才,你就留下吧!”

黄鼎良表示,不屈才,将来你能给我一个大官做做就可以了!

黄鼎良看到了卸船的场景,看到了老百姓对赵令武的态度,看到了民心所向,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不多。

黄鼎良还看见了田野上那绿油油的一片庄稼。这是丰收的景象。

黄鼎良还看见了大片的地瓜和土豆,这两种农作物,已经传入大明有几十年了,只是一直没有在北方推广开来。

原因就是:第一,推广新的农作物,需要极大的勇气。

第二,大明朝的官员们不作为!

在一片腐烂的大明朝,只有这里出现了一抹新绿!

黄鼎良作为一个幕僚是合格的,对待工作是热情的。

他每天都拉着赵令武,在长清县的土地上奔波。

第一座砖窑建立起来了,长清县城的内部改造就开始了。流民们的安居工程,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第一座纺织作坊建立起来了,给闲置的妇女们找到了活计。

第一座日用品作坊建立起来了。

第一座大规模的民用铁匠作坊建立起来了。

第一座集体化养殖场建立起来了,有养猪的、养鸡的、还有养羊的。

长清县的经济快要搞活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当然,主意都是赵令武出的,黄鼎良还没有那个见识。

黄鼎良在佩服得五体投地以后,拼命的工作,这个不能给抹杀了。不然都对不起人家黄鼎良自带干粮来参加革命的热情。

现在就等着一个大丰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