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也知道外面的规矩跟他们这里大不一样,远的不说,就说近的梧桐县,大家伙进城根本不用入城费,在县里卖东西也只要交几文钱的摊位费,县令还会亲自下乡教他们种药材,原本贫穷的下县,五年就升到了中县,如今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逢年过节还有新衣穿。
一老一少坐在沙子上,久久没有说话。
卫甄和倪严互相看了看,不解道:“六郎这是在干嘛呢?”
“可能又在想游记吧。”
没错,赵六郎从五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写游记,他看过很多话本和闲书,又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虽然笔力差劲,但编故事的能力一流,其中的吃食风俗还经的起考察推敲,如今已经算是小有名气的作者了。
写了两本书,挣了不少钱,不然也没钱买珍珠,不过赵六郎这会却是在想正经事,“地不能种粮食,可以种树啊,反正树又不用人管,种下去浇点水就能活,种一棵挣不到钱,如果种很多棵呢。”
赵六郎越说语速越快,“我把椰栗树写进书里面,知道的人多,就会有大商人过来,你们就跟他们讲价,一文两斤太便宜了,至少要三文钱一斤。这么甜的果子,肯定很多人爱吃,如果不行我就叫我朋友来买,他家里有很多商铺,还有一个商队,元宝虽然读书不行,但做生意还是挺聪明的,到时一定能把东西卖出去。”
老者迷茫的看着他,一段话只听懂了几个字。
赵六郎有点着急,放缓声音道:“是好事,你们村有没有会讲官话的年轻人?”
老者瞅着这个像烈日一样的少年,手撑着地面爬起身。
赵六郎刚想去扶他,立马被喝住。
“不用,年纪老了,手脚还不能老。”
要是动弹不得,家里的小孙子孙女咋办,村里人咋办,他是渔村的村长,什么时候出海捕鱼,都靠他的经验来判断。
接班人还没培养出来,孙子孙女还没长大,他这个时候不能倒下。
老者一瘸一拐的脚步逐渐平稳,他用家乡话喊了一个年轻人出来,又交谈了老半天。
海存坐到赵六郎身边,露出和老者如出一辙的神情,“你认识大商人?”
赵六郎:……
感情那么多话,只听懂了一句啊。
“你这地方很大,可以种树……”
赵六郎的话很多,尤其他现在正在兴头上,嘴巴一张就叭叭叭个不停,连宁远几个站在他身后都没注意。
“……就是,我不知道这树种从哪里取。”
海存立即道:“这个我知道,椰栗不吃会自己长芽,把它埋到地里就会长成树。”
“我们村没有粮食地,村里汉子出海死了不少人,剩下很多女人和小孩,我一直劝我阿爷去别的地方,因为海养不活人。”海存道:“可村子是人的根,树离了根更不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