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初到汉中(1 / 2)

第二天一早,吴三桂写完请求调兵的奏折后,就整顿军队,准备拔营前往汉中,与贺珍部汇合,准备阻击西路大顺军。

李锦则在秦州城中,召集高一功、牛成虎、杨彦昌等将,在秦州州署大堂,讨论大军整编的各类事宜。

最后大家商议决定,到达秦州的顺军分为三部,按照行军顺序分为前军、中军和后军。

前军主将杨彦昌,李友、马重僖副之;中军主将高一功,贺兰、牛成虎副之;后军主将张能,田虎为副;军中十七岁以下都编进武备学堂,改称学兵,李来亨平时照看着,随中军一起行动。

三路大军除原来各将领所属兵马外,拆分原属后营兵马,分给众将,保持各军两万多人,既可以和大军一起行军,又能单独面对突发战事。军中辎重、老营伤兵和俘虏都先由中间看护,到了荆襄再另做打算。

紧接着,秦州城内将士们又乱糟糟的跑了一天,才按整顿好的各军分好营。

第二天一早杨彦昌,李友、马重僖三人,率领前军出了秦州城,又踏上南下之路。到了下午,李锦和高一功也率领中军,护卫着大批军械粮草,带着学兵和俘虏也出了城。城中只留下后军兵马,待明天再出发。

大军沿着山中蜿蜒曲折的河谷小道,行进了十多天,过了徽州、略阳,终于到达汉中盆地西侧的阳平关外。

杨彦昌派人到阳平关外,想要联系贺锦,希望他看在往日同属大顺的份上,放开道路,让大军借道过汉中。

不过杨彦昌派去的人刚到阳平关下,就被城上弓箭射退,城楼上闪出一员大将,对着城下大军大喊:“各位来晚了,平西王标下关宁军,已经接管阳平关,此路不通,请你们另寻道路!”

前军众将虽然已经知道贺锦投降了满清,没想到吴三桂这么快也到了汉中。一番商议之下,只能立刻派人抢占阳平关对面的走马岭,南北两侧的山地。大军在阳平关前安营扎寨,同时派遣轻骑,去中军通知李锦。

半天过后,李锦带着李世威等护卫,来到杨彦昌军中。

李锦和前军的几个将领一起,看了阳平关一周的地形,不由得感叹,阳平关的地形真是易守难攻。

阳平关的位置正好处于汉中盆地的开端,是汉中地区的西部门户,秦、蜀之间进出的必经之路,是一处极其重要的咽喉关隘,所以就有了“失阳平关,则汉中不保”的说法。

该关三面环山,两水盘护,易守难攻,关墙南北宽约八百步,周长约七千五百米,城内有东、南、西三个城门,分别命名为镇江门、定军门、拱汉门。阳平关的西门外便是沮水,南城墙下紧临沔水。

南宋之后,阳安关改成阳平关,明初沔州降为勉县,县治与古阳平关相连,两三百年以来,勉县县城和阳平关也就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