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以为安民公虽有报国之意,奈何治沙之事还是需要从长计议为妥。”朱见深的旨意让李贤听了都咂舌不止,好歹石彪现在已经老老实实回京师给陛下磕头了,虽然之前有过做军阀的打算但确实也没有弄出什么祸事来,结果还是好的。如果逼迫太过,难免会让天下人生出不好的看法来,何况石氏在军中也算根基深厚,总要考虑来自军队的看法。
虽然也不情愿,但李贤考虑再三后还是决定替石彪说话。治沙这种坑,不能这样让石彪去填。如果皇帝想要直接填了石彪那得是另一番操作,要先给石彪定个夷三族的大罪,比如谋反什么的,这样才能平定天下悠悠之口。
“以陕甘治沙为例,除了朝廷调拨人手专门栽种抗旱草木、安排车辆运送净水之外还有徐、曹二人领十余万众修建沟渠、架设管道,如此又费了十余年功才勉强能够阻止沙漠扩大。陛下要治塞北沙漠,其难度更胜陕甘百倍,还请陛下三思。”
“哦哦...那石卿是怎么看的呢?”朱见深听了李贤的话并没有立刻表态,转而问石彪自己的看法。
石彪此时心里郁闷到了极点,我怎么看?我站着看、坐着看、跪着看,还能怎么看,只能朝廷要求我怎么看我就怎么看呗!
景泰朝说的是无论勋戚皆与民同罪,皇子犯法也要依律问责,皇帝不做一言堂。瞧瞧,这才多少年、多少代,所谓的民主、自由、法治还不就是一句屁话了。
“臣只知道遵陛下旨意,不知道其他。”石彪决定乖乖伏低做小,之前得罪的人不少,现在落人话柄怕是活不长久。
“嗯,很好。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吧,石卿可择日出发先去大同接收官军。”
“臣遵旨,臣这就准备,今日关城门前便就能启程。”
“不急,治沙之事确实干系重大,石卿要与工部、户部详细讨论过之后再出发不迟。”
“嗯?”石彪一愣,咋的,不是要借这个机会弄我吗?
“治沙干系重大,朕以为应当先通水利,将南方肆虐的洪水疏导到北方干旱地区,然后可以变沙漠为绿洲又能解南方水患。由此一举两得,利国利民。”
啥玩意儿?引南方洪水到北方干旱的沙漠地区?皇帝陛下说的这是什么虎狼之词,这种笑话说出来谁信呐。
“朕也是在年幼时听叔皇...啊,听当今上皇陛下提过这个想法。为了能够解决南方水患,上皇提出过三步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步走?上皇提出来的?那可以试试。众人对于太上皇帝朱祁钰已经有了迷之信任。
“第一步当然是各位已经看到的了陕甘地区引黄河初段水域,以管道沟渠引水入陕甘。虽然水量不大,但是不分晴雨、不论旱涝,昼夜不间断供应当地军民用水。如此,千百年来的黄土地上也有了广袤的林木,也算是成效显着了。”
黄土高原几千年来都是飞沙走石的黄土烟尘,有了水源持续供应再加上官方组成的大型蓄水池、储水瓮和统一安排的种植,陕甘地区已经有了初具规模的绿色生态环境了。
“第二步就是这治沙了......”朱见深摇晃着脑袋略有些得意地说道:“朕以为如今大明的国力已经适合安排治理沙漠了...朕说的不是在沙漠里保住一亩三分地的绿色孤岛,朕说的是彻底治理沙漠,将沙漠变成田地、牧场,或者是一片森林。”
嗯,看样子皇帝陛下没有说笑话,这就是单纯的睡眠质量不好,这会还没醒透,在说梦话呢!
“工部即日便挑选得力官吏前往勘察,务必要挑选好合适位置挖掘疏流河道,一路向北直抵沙漠。沿途各府、各州县要积极配合,安排人手、物资支持...这河道修好了也方便他们各地就近取水嘛,这是有利于所有沿途区域的好事情......”
哼,我信你个鬼。皇帝陛下这话却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共鸣,且不论这疏通河道修好了是不是真的能够对沿途有利,就算有利那也是将来了,看看那京杭大运河,千百年来哪朝哪代都在享受着这条运河带来的便利,可是有谁感谢隋炀帝了?有一个人给他正名了没?
“等疏通河道修好了,再趁着旱期将河道掘开,等涝期河水就直接经过疏通河道自南而北一路流向沙漠了。如此一来黄河下游决堤的危害也就小了,河水还能够解决沿途两岸居民的用水需求,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呀~”
嗯嗯,有理是有理,只是这工程量看样子还真不小......嘶~等等,干才陛下说要掘哪个河道来着?
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