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的周世荣接到批示后,也没有拖延,爽快地按照惯例和默契作出了批示:“提转皇帝批复,鉴于南兴所立新功,提定:定远将军兼领西部观察处置使,赐爵位:子爵,封赏:凉州城为封地。”
最后,皇帝南宏之用朱砂一批:“否,再转杨相国,依律处置。”
杨天看着皇帝退回来的批示,心中不禁有些失落。他原以为这次的提报会顺利通过,却没想到被皇帝否决了。
杨天在批文上坚持写上“转吏部,转报皇帝批示”,这不仅是他个人对南兴职位提报的坚持,更是世家势力对皇权的一次挑战。
他的举动引起了朝廷上下的广泛关注,因为这是相权与君权之间的一次明显较劲。
小主,
在这场交锋中,杨天代表着世家的利益,而皇帝南宏之则代表着皇族的权威。
南宏之在收到提报后并没有迅速做出批示,这显示出他对这次交锋的慎重态度。
他知道,如果轻易妥协,皇族的权威将会受到严重损害;但如果过于强硬,又可能激起世家势力的联合反抗。
与此同时,户部的李家上书表示支持对南兴的封赏,这无疑给杨天所在的世家阵营增加了声势。
南宏之意识到,他面临的不仅仅是杨天一个人的挑战,而是整个世家势力的联合反扑。
在这场皇族与世家的交锋中,双方都在权衡利弊,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南宏之明白,对抗一个世家或许绰绰有余,但同时对抗三个世家则是一场风险极高的赌博。他需要谨慎行事,以免引发更大的政治风波。
最终,南宏之深思熟虑后,敕封南兴为定远将军,赐爵位:子爵,但依然驳回封赏土地,将原定的西部处置使一职更改为凉州城郡守,一并授予南兴。
这样的调整意味着南兴将获得掌管凉州府衙的正式职务,但同时他的权力将被置于刺史韩殷的节制之下。
这样的安排既体现了南宏之对南兴的信任和器重,又保证了朝廷对西部军队的有效控制,防止了权力的过度集中和滥用。
南宏之作为皇帝,深知平衡各方势力的重要性。他既不想看到世家势力的过度扩张,也不愿过度压制世家,以免引发更大的政治风波。因此,他在封赏南兴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对世家势力的约束和限制。通过将南兴置于韩殷的节制下,南宏之确保了朝廷对西部地区的掌控力,也防止了南兴与世家走得过近,从而维护了朝廷的稳定和权威。
这次交锋看似以世家的胜利告终,但皇族的权威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维护。
经过杨家的精心操作,南国虽然未再次出现了封赏功臣土地的案例,但也让南兴掌控了凉州城的军事与民政。凉州城作为这片富饶土地的代表,从此便归属于南兴个人所掌控了。
虽然这一封赏并未达到世袭罔替的恩赐土地,但对于南兴个人而言,已经算是杨家所能给出的最大回应了。
与此同时,兵部也发出了公文,允许南兴从草原撤军回西部休整。这一决定意味着南兴的军队在经历了一场艰苦的战斗后,终于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机会。他们可以在西部的土地上安定下来,休养生息,为未来的战斗做好准备。
户部的李家也展现出了对南兴的极大支持。他们优先对南兴提报的战损进行了补充,确保了军队的战斗力不会因为战争的损失而大幅下降。
同时,他们还依律对阵亡将士拨付了抚恤金,让这些为国捐躯的英勇将士的家人得到了应有的慰藉。
可以说,南兴这趟草原之行的成果是极其丰硕的。他不仅获得了凉州城的绝对控制权,还得到了朝廷各部门的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