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记录每个温度点的颜色变化,并且利用色彩分析仪器来获取精确的数据。”
实验开始了。随着温度的逐步升高,画作上的紫罗兰花瓣颜色变化越来越丰富。
在35度时,颜色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看起来既神秘又美丽。
然而,当温度升到40度时,情况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花瓣的颜色突然失去了饱和度,变得苍白无力。
“这是怎么回事?”蔡霜霜惊讶地问道。
“可能是材料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出了问题。”李嫣然分析道,“我们需要重新考虑材料的选择和配比。”
实验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三人并没有气馁。他们相信,每一次失败都是通往成功的一步。
当晚,他们回到住处,开始研究材料科学的相关书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在实验室与画室之间来回奔波,不断调整和改进材料。
每次实验后,他们都会聚在一起,仔细分析数据,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意识到,要达到理想的效果,
不仅需要调整材料的化学成分,还要考虑其物理性质。
他们开始尝试不同的基底材料,以增强颜色的稳定性和变化效果。
又是一天深夜,在连续几天的高强度工作后,三人疲惫不堪。
李嫣然看着眼前的画作,心中充满了疑问:“我们是不是走错了方向?”
徐轩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嫣然,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不应该轻易放弃。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能找到答案。”
蔡霜霜也鼓励道:“是的,我们一起来就是为了克服困难。现在放弃,怎么对得起我们的努力?”
听到这话,李嫣然点了点头,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就在此时,徐轩突然提出了一个不同的想法:
“我们一直在尝试调整材料来适应温度,为什么我们不反过来想,直接控制温度来适应材料呢?”
这个提议让李嫣然和蔡霜霜眼前一亮。他们立刻开始讨论这个新的可能性,
如何在不同的温度区间内控制环境,使材料能够更好地展现其特性。
新的方案不久后便被提出并开始实施。他们改进了温控系统,使其能够精确到每一度,甚至每一分钟。
在他们的努力下,画作终于在实验室中展现出了理想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