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朱高炽身体不好,精力远远没有朱棣朱元璋充沛,上位以后朝政必须大部分依赖朝臣。

这就是典型的梦中情帝!

所以,内阁不管三七二十一,隐瞒朱棣死讯,齐心协力的把朱高炽扶了上去。

朱高炽不负众望。

上台以后立刻就把朱棣关在牢里的人放了出来。

他在位短短的十个月里面,干了不少事情,也确实非常依赖内阁。

内阁的人更觉得,他们大展拳脚的时候到了。

这心里一嘚瑟,发展到后来,这朝臣言官就有点蹬鼻子上脸。

朱高炽登基以后,要换掉宫中的宫女,想修整一下皇城,他身体不舒服有几天没上朝,就这几件事,被一个叫李时勉的官员写了一封长信大骂了一顿,什么劳民伤财,放纵私欲,懒怠朝政等等,写信不单止,还当朝怒怼。

生生就把朱高炽给怼得怒火攻心,倒下了。

朱高炽这一倒下,就再也没起来。

朱高炽怎么倒下的,朱瞻基心里自然很清楚。

但他也清楚,李时勉并不是孤军作战,李时勉身后站着全是人,他暂时胳膊拗不过大腿。

于是朱瞻基继位登基以后,强忍着恶心,把李时勉从牢里放了出来,还加以嘉许。

朱瞻基一示弱,自然就被更进了一步。

蛐蛐皇帝这个外号,就是这个时候被起的。

言官对朱瞻基有点个人爱好这事上纲上线的,各种劝谏。

内阁也站在言官那边暗示朱瞻基不要怠政。

当时大明财政民政军政全都千疮百孔,国防边疆海岸线没有消停的。

很多前期的积弊全在朱瞻基接手的时候爆发了出来。

问题数不胜数。

指责皇家的上疏从四面八方涌来。

无论朱瞻基想怎么做,都有人反对加数落。

哪怕现代一个小老板,也受不了一群员工天天数落自己,于是朱瞻基开始想办法。

朱瞻基的性格行事作风更像朱棣一些,直接,且不被道德绑架。

你们不听我的,那就用听我话的人!

一群不能如臂指使的大臣,那不如不用!

于是太监读书这事就发生了。

朱瞻基其实很懂。

不受掌控的朝臣跟生死全部仰赖于皇家的太监,他用谁,不言而喻。

而且这两方还可以互相制约,让皇权更加稳固。

至于宦官能造成的危害,什么扰乱朝纲,祸国殃民的,在朱瞻基看来压根不是事。

皇帝下去见祖宗的时候,殉葬的何止后宫妃嫔,无论太监,宫女,一声令下,就可以全带走。

而且,内书堂正式始建,能查到的史料都显示是在宣德四年。

宣德四年之前发生了什么呢?

根据《寓围杂记》、《明经世文编》、《翰林记》等史料的说法,杨士奇、杨士荣、蹇义、夏原吉在宣德三年十月至五年正月之间开始票拟批复。

所谓票拟批复,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内阁“票拟权”——朱家人皇权旁落的标志。

也就是说,朱瞻基跟朝臣的权力斗争里,输了,逼得他不得不把内书堂摆到了明面上。

或者说,这是两方博弈,大家各退一步的结果。

在宣德朝后期,斗争跟博弈升级。

与内阁“票拟权”相对应的太监“批红权”也出现了。

斗争进一步白热化。

最后,朱瞻基,下线。

~~~~~~~~

终上。

内书堂的设立,其实是斗争的产物,诞生的初衷就是朱瞻基拿来制衡内阁文臣的。

而且,明朝的太监们在有能力的皇帝手里也确实制衡了内阁。

老朱家某些皇帝资质平平、能力平平、才让两大集团势力失衡,乱象丛生。

从某种角度来说,魏忠贤、王振、刘瑾,汪直,这四大的崛起,难道不是文官集团太差劲么?

为了掩护他们的差劲,这四个人都被立了典型,各种臭名昭着。

太监的风评被害。

从此成了过街老鼠。

至于什么太监专权,什么祸害百姓,有固然有,更多的是笔杆子在谁手里谁决定舆论导向。

贪官污吏的,不专权,不鱼肉百姓,嚯嚯得少?

嗤——————鄙夷脸!

~~~~~~~~~~~~~~

【附带的说一下内书堂的制度】

1、生源。两三百——四五百人,十岁上下,而明朝的太监基数最多时达十万。

(自己刀了自己进宫的很不少,明朝四大宦官里,就一个汪直是被俘虏后当的太监。)

2、师资。几乎所有的讲官都出自翰林院,即便各府州县学也比不上。

3、学习内容。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之外,还要研习《忠鉴录》等课程,主要强化他们的太监身份意识。另外,他们还有一门实操课,叫作“判仿”,意思是对具体事务进行模拟处理,为以后履行批红工作做准备。

4、毕业条件。除毕业考之外,皇帝还可能亲自抽考。

5、毕业去向。最好是进入文书房或者当太子侍读。其余根据需要分散到各个机构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