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近期天天后半夜才能写出东西来,于是,日夜颠倒。

so——今天上科普,瓜倒一倒时差。

~~~~~~~~~~~~~~~~~~~~

关于朱瞻基创建的内书堂。

现在的人其实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一种是说内书堂是为宦官专权擅政提供能力基础,是明朝宦官之祸的根源所在。

另外一种是觉得内书堂提高了宦官的文化水平,帮助皇帝制衡了内阁。

瓜比较占后者。

本书写到现在,关于让小太监识字的事,都是一笔带过。

是因为——

在永乐朝,内书堂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张罗。

哪怕到了宣德朝,也仅仅处于培养的阶段。

真正太监的崛起,还是战神那一届。

我看有评论说朱瞻基啥也不是。

所以,在这里替这位瓜比较欣赏的六边形战士科普一下。

【整个内书堂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不是一下子就到位的。】

总的来说,分了三步,由三个朝代接力完成。

第一步——遴选识字太监。

主要发生在洪武朝。

朱元璋重组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皇帝直面六部,成了比996还996的社畜皇帝。

干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就吃不消了。

于是遴选净身前就具备读书识字能力的太监——比如说犯了罪的权贵子弟、打仗掠夺回来的年轻人,以及各藩属国主动进献的太监。

这些人的工作也就是读读上疏,整理一下东西,分担一下皇帝的工作。

另外就是管理朱元璋设立的十二监十局三所为皇家服务的机构。

所以,洪武朝,基本没有什么很出名的太监。

第二步——培养有潜质的小太监读书识字。

主要发生在永乐朝。

进宫前就识字的太监实在不多,而且本身他们的背景就复杂。

朱棣登基以后该用的、跟能用的都用了,还是觉得没人可用。

这里有一点,朱棣信不过朝上的大臣。

整个永乐朝,太监到处趴趴走,代天子出使,代天子巡视等等。

人不够用怎么办?

朱棣就想了个办法,从小太监里面挑选了一些人出来,用老太监教他们读书识字。

因为朱元璋曾经禁止宫中太监识字。

教太监识字这事并没有摆到明面上。

太监识字的最终目的也仅限于辅助朱棣给百官的上疏分类汇总,标明轻重缓急,诸如此类。

永乐朝出名的太监不少,大多都是正面形象,比如郑和。

第三步——内书堂正式成立。

宣德元年七月内书堂草建,《明通鉴》记载——改刑部主事刘翀为翰林修撰,专授小内史书, 选内史年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读书其中。

宣德四年,内书堂始建,隶司礼监。命大学士陈山专授小内使读书,定翰林官四人任教。

从草建到正式建立,除了把这种大家不明说的事变成了一项制度以外。

教太监读书的人也拔高了好几个层次。

无论翰林修撰还是大学士,都是普通读书人家花钱都请不到的老师。

这宫中的内书堂教学质量比明朝第一学府国子监一点不差,甚至更胜一筹。

~~~~~~~~~~~~~~~~~~~~~~~~~~~~~~~~~

【以上这三步。朱家为什么这么走?难道老朱家的人不知道宦官的危害?想一想都知道不可能!】

朱元璋建朝时候就严禁宦官识字了。

为什么在朱元璋明令禁止的情况下,到了宣德朝还是走到了开设内书堂的地步,实际上是跟着当时的情况一步一步的调整而来的。

后人骂朱瞻基,说他开启了祸端。

但,朱瞻基是被逼到了这个份上。

【这里就牵涉到明朝另一个大名鼎鼎的部门——内阁。】

~~~~~~~~~~~~~~~~~~~~~~~~~~~~~~~~~

朱元璋在洪武朝为了有人辅助处理政务,置殿阁,这就是后来内阁的前身。

永乐时期,朱棣正式启用内阁。

无论殿阁还是内阁,在朱元璋跟朱棣时期可不是君臣共治,而是乾纲独断。

朱元璋杀了很多武将,朱棣则是杀了很多文官。

朱元璋跟朱棣两个人其实已经把朝臣都得罪光了。

朱棣最后一次北征前,大牢关了不少文官。

内阁作为朱棣近臣,权力非常小,风险却极其的大。

钱少事多还高风险,任谁都不愿意打这样的工。

到了最后,朱棣死在路上。

当时随驾大臣是张辅、杨荣、金幼孜。

具体怎么死的,至今还是有很多说法。这里就暂时不表了。

反正朱棣一死,内阁的人就觉得,他们的春天终于来了。

朱高炽当太子的时候,本身他就是个不爱且不善于舞刀动枪的,天生的文人阵营。

朱高炽在性格方面,也不像朱棣那么不听劝,也不会动不动就喊打喊杀,永乐一朝,他一直是朝臣跟朱棣之间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