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距离京师跟京城都太远,没人想去那边,而且自古以来岭南一带就是流放地,大家都觉得去安南名声不好。
上辈子可没有这辈子这样分了南榜北榜,中了进士能够外放为官的全是富庶之地的南人。
他们不愿意去,朱高炽也觉得勉强没幸福。
于是就从两广和云南的岁贡生员中选人赴安南任官。
岁贡生员其实满打满算的也就是秀才,没有任官经验,还有那么点文人自骄看不起安南人的意思。
人是去了,就是不好好做官。
俗话说官逼民反,在安南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安南本来就独立已久,视明朝为侵略者,官吏再治理不当,激起民愤,四十年下来,没消停过。
公爹派的那个镇守太监马骐也不是个玩意,贪婪暴虐、侵扰当地百姓。
当时黄福这位首任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还算是能与马骐抗衡,也干了很多实事,他在任的十九年里,安南虽然也乱,可也勉强维持住了。
等朱高炽继位,把黄福调回来给瞻基管詹事府,辅助瞻基以后。
安南的局势陷入混乱,叛乱加剧,一发不可收拾。
这次换宁王过去,带过去的也是北榜的人,试试看再说。
“谈了。十七叔还颇有想法。”
朱高炽觉得自家叔叔真的是屈才了。
他一开口,宁王就知道他想干嘛。
哐哐哐的提出了好几条如果他过去,关于安抚交趾的建议。
第一,交趾各地赋税轻重不一,请朝中派户部的人同往,理清头绪之后改善,务求减轻百姓负担。
第二,沿着泸江北岸直到钦州,设立卫所,设置驿站,以便于交通。
第三,开中积盐,让商人运输军需粮草到交趾以换取盐引,保证军需物资供给。
第四,仓库粮食如果不足以支付官吏的俸禄,则用公田补充。也就是交趾的官员也要职田。
第五,广西百姓从陆路运送粮食到交趾,路途艰险,请求从广东海运二十万石粮食进行补给。
第六,提供二十万番薯苗,以便交趾推广种植。
末了人家宁王还说,如果这事是他爹找他说,他可能提一两条就算,是朱高炽的话,就尽提。
朝廷这边只要支援到位,他肯定能把交趾管好。
还能把交趾打造成明朝最大的对外港口。
做一个最好的藩王的榜样。
“都是干实事的人。十七叔过去,黄福呢?马骐呢?总要调一个回来吧。一地不适合三主,三个和尚很容易没水喝。”
张欣又问。
“嘿,十七叔说留谁不留谁的让我爹决定,他都行。”
最让朱高炽认可宁王的就是这句话了。
某种角度来说,正当年的皇子跟正当年的皇帝弟弟,都是高危身份。该让皇帝做主的事,一定要让皇帝做主。
他偷懒把政事推回去给他爹做,就是同样的出发点。
“自然是留黄福啦,马骐是武装太监,管地方差点。”
张欣提前给朱高炽透题。
她这个身份,很多时候说话不用像朱高炽那么小心。
“等爹决定吧。等爹回来,你可以说说。”
朱高炽也觉得黄福好。
“嗯,知道了。”
张欣应下。
“今天我七叔被弹劾了。”
朱高炽又飚出来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