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意猜,是因为和珅太会来事,每次都能急皇帝之所急,想皇帝之所想,他走的每一步,肯定是踏在了乾隆的心坎上了。让皇帝觉得他特别贴心,不舍得下手。
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和珅贪的银子,可都是整整齐齐的码在了他的府里,没有资金外流。那些财物和宝贝,表面上是属于和珅的,实则不是,他是为皇帝攒家业呢。皇帝随时可以全部连本带利的收回来。
何况,皇帝本身也是人,是人就有私心。既然有私心,那么,苦老百姓和苦他自个,他肯定选择苦老百姓。说不定和珅搜刮民脂民膏,就是他默认的。
银子他想得,骂名他不想背,所以,就有了和珅这类人的存在,且这类人还混的风生水起的。看似是和珅贪,不如说乾隆皇帝心机够深,人品不行,没把老百姓放眼里。
当然,还有最后一条原因,留着和珅,为未来的嘉庆帝,登位后立威刷名声用,银子有了,名声也有了,多好的事。可老百姓呢,日子也没变好。
因为和珅贪的那些民脂民膏,最终落入国库了,又没有任何回流。
想的有些远了,沈如意是不愿意牵线让这些人直接跟官家联系的。谁知道官家的性情将来会不会移?
弄这么多的钱袋给他,谁知道他会不会变得自大又妄为,可她沈如意就成了罪人。
同时,她也担心这些商人之间,为了往上爬,再回踩到自个身上,就恶心了。毕竟资源就那么大,官家的关注度就那些,人多了,能分到自个这的自然就变少了。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官家不缺银子后,被这些人一挑拨,再把枪口对准自个,就闹心了。
所以想来想去,还不如成立个商会,定个总纲领出来,让大家有组织有纪律的,用一定的银子去做慈善,做好事,既有了好名声,又能保持一定的独立自主性。
免得跟官家捆绑得太紧,不论对哪一方来说,都不是个好事,风险太大,变数太多。
“你确定这么做了,官家会站在我们这一边?”秦老板不太确定的问道。
“这个是一定的。只要你们做了,我这边或者小郡王这边,会把你们的功劳说给官家听的。何况官家对京城的了解和把控,超乎你们想象,京城的好多事情他都知道,我能说的就这么多了,具体怎么做,你们自己想。所以,我才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做了完了。”沈如意最后强调道。
她得多找些人,跟她干这事。自个一个人的力量太小,能忽悠几个算几个。何况,她也没瞎说,做好事。确实可以积阴德。还可以在官家那刷好感。
她自己不就个最好的例子嘛,当初官家知道她是个谁?还不是慢慢的,慢慢的,联系多了起来,才变成现在这样的,多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