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朝堂暗涌(1 / 2)

夜色深沉,宁和宫内灯火辉煌,叶霜凝倚靠在窗边,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的乾元殿方向,思绪不断翻涌。她知道,接下来一场巨大的风暴正悄然来临,而她必须在这风暴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安国侯的表态,让局势看似朝着她所期望的方向前行,但每一步都充满未知数。

清晨的乾元殿,朝议如期举行,殿中站满了文武百官。皇上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眼神中透着几分深不可测。朝堂之上,气氛依旧紧张,大臣们在各自立场之间微妙地权衡,局势因昨日安国侯的表态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右相陈良率先站出,拱手行礼道:“皇上,关于太后软禁一事,臣等深感忧虑。虽然太后的行为确实失当,但毕竟是国之母仪,直接软禁在大理寺,恐怕会引起朝野上下的非议。”

皇上微微蹙眉,目光中透出几分疲惫。他缓缓开口道:“陈相所言甚是,但眼下局势紧迫,太后若不加以制约,恐怕会引发更大的混乱。朕此举也是为了天下苍生,望诸位大臣理解。”

这时,户部尚书钱仲衡上前一步,正色道:“皇上,既然太后暂时软禁,但我们也应尽快稳定京中的局势。昨日安国侯所言,士卒离营之事的确令人担忧,臣以为应当加强对京城的巡查,以防不测。”

众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皇上沉吟片刻,随即看向站在一旁的内侍总管赵忠,吩咐道:“赵忠,你立刻去传旨,让京城守备司加强巡查,务必保证京中的安定,不得有任何疏漏。”

赵忠连忙应道:“奴才遵旨。”

就在此时,大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随后,一名身着锦衣的御林军统领匆匆走入殿中,跪拜道:“皇上,昨夜城南的士卒又有离营现象,属下已派人将其带回,但城中有不少百姓目睹了这一幕,恐怕流言四起,对京城的安稳极为不利。”

皇上面色一沉,冷冷地问道:“是谁在背后煽动士卒离营?有没有查出幕后之人?”

御林军统领低头回道:“回皇上,目前尚未查明背后主使,但属下怀疑,极有可能与太后的余党有关。”

此言一出,群臣顿时一片哗然。陈良眉头紧皱,似有不悦,但并未开口。沈如柏则站了出来,沉声道:“皇上,若真是太后余党所为,那我们就更不能掉以轻心。臣建议,立刻对太后在大理寺的亲信进行严格审查,必要时应当加以隔离,以绝后患。”

皇上点了点头,眼中寒意渐浓:“传朕旨意,大理寺即刻对太后的亲信进行清查,任何与此事有关之人,一律严惩不贷。”

大殿中,众臣面面相觑,气氛愈发凝重。安国侯刘庭山站在末位,眼神复杂地望着皇上,他知道,今日的朝议不过是权力斗争的冰山一角,而他,已经站在了这场博弈的中心。

与此同时,东宫内,太子李睿正在与太傅秦熙密谈。李睿神色阴沉,目光中透出几分焦躁:“父皇已经下令清查太后的余党,接下来局势对我们愈发不利,若是让叶霜凝掌控局面,我们将再无立足之地。”

秦熙拱手道:“殿下不必忧虑。叶霜凝固然手段高明,但安国侯的支持并非牢不可破,只要我们能找到合适的机会,依旧可以让局势向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

李睿冷笑一声:“安国侯是个墙头草,一旦见风使舵,我们必须在他彻底倒向叶霜凝之前采取行动。秦太傅,京城中的其他世家可有什么动向?”

秦熙沉思片刻,回答道:“近日臣收到消息,魏国公一脉似乎对叶霜凝的态度有所动摇,若是我们能说服魏国公站在我们这边,或许能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李睿点点头,露出一丝阴冷的笑意:“很好,魏国公一向顾全大局,只要我们能给他足够的好处,他自然会站在我们这一边。你去安排此事,无论如何,必须在叶霜凝彻底掌控朝局前取得他的支持。”

夜幕再次降临,宁和宫内,叶霜凝正在与李敬密谈。李敬神色凝重,低声道:“娘娘,京城内的局势愈发复杂,太子那边已经开始与魏国公接触,试图拉拢他站到东宫一边。”

叶霜凝微微颔首,眉宇间露出几分冷意:“魏国公此人,一向重视自身利益。他若是被太子所诱,未必不会背叛我们。”

李敬皱眉道:“娘娘,那我们该如何应对?若魏国公倒戈,局势对我们极为不利。”

叶霜凝目光深邃,沉吟片刻,随即露出一丝笑意:“魏国公向来顾忌太后余党的势力,若我们能让他明白,一旦支持太子,将来恐怕难以全身而退,他自然会有所顾虑。”

李敬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拱手道:“娘娘之计高明,臣这就去安排。”

叶霜凝微微点头,目光透过窗户望向夜空,心中暗自思索。她深知,眼下局势如履薄冰,每一步都关系到未来的命运,而她,绝不允许自己在这场博弈中失败。

就在此时,碧莲快步走入正厅,低声禀报道:“娘娘,安国侯派人送来密信,说是有重要情报禀告。”

叶霜凝眉头微挑,示意碧莲将信递上。她展开密信,细细看了几眼,眼中露出一丝冷笑:“安国侯倒是聪明,知道如何在关键时刻选边站队。李敬,你立刻前往安国侯府,与他详谈,务必让他彻底明白,只有站在我这一边,才能获得他想要的一切。”

李敬应道:“臣遵命。”

夜色中,叶霜凝的目光愈发坚定。

夜色深沉,宁和宫内灯火辉煌,叶霜凝倚靠在窗边,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的乾元殿方向,思绪不断翻涌。她知道,接下来一场巨大的风暴正悄然来临,而她必须在这风暴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安国侯的表态,让局势看似朝着她所期望的方向前行,但每一步都充满未知数。

清晨的乾元殿,朝议如期举行,殿中站满了文武百官。皇上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眼神中透着几分深不可测。朝堂之上,气氛依旧紧张,大臣们在各自立场之间微妙地权衡,局势因昨日安国侯的表态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右相陈良率先站出,拱手行礼道:“皇上,关于太后软禁一事,臣等深感忧虑。虽然太后的行为确实失当,但毕竟是国之母仪,直接软禁在大理寺,恐怕会引起朝野上下的非议。”

皇上微微蹙眉,目光中透出几分疲惫。他缓缓开口道:“陈相所言甚是,但眼下局势紧迫,太后若不加以制约,恐怕会引发更大的混乱。朕此举也是为了天下苍生,望诸位大臣理解。”

这时,户部尚书钱仲衡上前一步,正色道:“皇上,既然太后暂时软禁,但我们也应尽快稳定京中的局势。昨日安国侯所言,士卒离营之事的确令人担忧,臣以为应当加强对京城的巡查,以防不测。”

众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皇上沉吟片刻,随即看向站在一旁的内侍总管赵忠,吩咐道:“赵忠,你立刻去传旨,让京城守备司加强巡查,务必保证京中的安定,不得有任何疏漏。”

赵忠连忙应道:“奴才遵旨。”

就在此时,大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随后,一名身着锦衣的御林军统领匆匆走入殿中,跪拜道:“皇上,昨夜城南的士卒又有离营现象,属下已派人将其带回,但城中有不少百姓目睹了这一幕,恐怕流言四起,对京城的安稳极为不利。”

皇上面色一沉,冷冷地问道:“是谁在背后煽动士卒离营?有没有查出幕后之人?”

御林军统领低头回道:“回皇上,目前尚未查明背后主使,但属下怀疑,极有可能与太后的余党有关。”

此言一出,群臣顿时一片哗然。陈良眉头紧皱,似有不悦,但并未开口。沈如柏则站了出来,沉声道:“皇上,若真是太后余党所为,那我们就更不能掉以轻心。臣建议,立刻对太后在大理寺的亲信进行严格审查,必要时应当加以隔离,以绝后患。”

皇上点了点头,眼中寒意渐浓:“传朕旨意,大理寺即刻对太后的亲信进行清查,任何与此事有关之人,一律严惩不贷。”

大殿中,众臣面面相觑,气氛愈发凝重。安国侯刘庭山站在末位,眼神复杂地望着皇上,他知道,今日的朝议不过是权力斗争的冰山一角,而他,已经站在了这场博弈的中心。

与此同时,东宫内,太子李睿正在与太傅秦熙密谈。李睿神色阴沉,目光中透出几分焦躁:“父皇已经下令清查太后的余党,接下来局势对我们愈发不利,若是让叶霜凝掌控局面,我们将再无立足之地。”

秦熙拱手道:“殿下不必忧虑。叶霜凝固然手段高明,但安国侯的支持并非牢不可破,只要我们能找到合适的机会,依旧可以让局势向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