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回: 改版面江一梅突出“科学化生活” 出新招淳于兰变换“寻人新视角”(2 / 2)

买了饭,肖爽非要拉着江一梅和自己坐到餐桌旁边吃边聊。江一梅只好坐到肖爽的对面,听他“侃大山”。

江一梅买的是冬瓜汆丸子和一碗米饭,她看到肖爽买的是一份红烧带鱼,半份肉丝炒青椒,一大碗麻酱凉面。暗笑,这家伙还挺能吃。

刚刚坐下,肖爽就夹了一块红烧带鱼放到江一梅的碗里,边放边说:“咱们BJ人都喜欢吃红烧带鱼,不知这食堂大锅做的味道如何?”

江一梅不太喜欢第一次见面,就往别人碗里夹东西的做法,不过现在她成熟多了,也知道迁就了,也知道要锤炼自己的情商了。她没有拒绝,夹起肖爽的红烧鱼,矜持地咬了一小口,表示味道不错。肖爽端起碗来,就要给江一梅拨半碗红烧鱼。江一梅用筷子制止了,她说:“带鱼属于无鳞鱼,吃多了,容易旧病复发。自己前一段老咳嗽,刚好,不能多吃带鱼。”

肖爽听完,这才作罢。开始安静地坐在那里,和江一梅边吃边聊。

江一梅出生在BJ西南郊的部队大院,从小和院里一群男孩子们摸爬滚打,性格中有一些男孩子的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部队大院的女孩子,骄矜中不乏一些豪爽,做事痛快,很少拖泥带水。

肖爽介绍自己,父母是人大的教师,自己从小上人大幼儿园、人大附小、人大附中、人民大学,转悠了20多年,就没有离开人大这一亩三分地。母亲觉得自己视野不开阔,一定让自己学新闻,当一个走南闯北的记者。

江一梅听到这,不禁暗自笑了,心想:“看来这孩子还是个青苹果、愣头青,接触过的女生也就是些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还远不知社会上女孩子的复杂多样呢。”

肖爽不明就里,自顾自地边吃边谈,品评时政,针砭时弊,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小道消息,网络新闻,谈得天昏地暗,洋洋自得。在江一梅这样的美女记者面前,肖爽其实有些表现过度。他哪里想得到,在自己之前,坐在江一梅面前和她聊天的,不仅有于木、马老这些收藏界大腕,更有淳于兰、于远超这样的新闻界翘楚,自己聊的这些,和那些人相比,实在是太苍白幼稚了。

江一梅匆匆吃完饭,和肖爽道别,先上楼作版去了。

在十楼办公平台,淳于兰吃完午饭,泡了一杯红茶,边喝边上网看新闻。

看见江一梅回来了,淳于兰说:“那个‘戴翡翠翎管的男人’,咱们还不能放弃查找,这次,我们要有些新的找人思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一梅问:“主任又有了什么好思路?”

淳于兰神秘地一笑说:“这次我要先听听你的意见,再说我的意见,看看谁的主意妙?”

江一梅想了想说:“于木最近在清华大学东门外五道口一带,租了一个二层小楼的门面房,准备开办大学周边的第一家‘药茶室’。我看,等‘药茶室’开张以后,搞一个每周六晚8点的‘清代翡翠翎管收藏品恳谈会’,邀请BJ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