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事不宜迟,眼下就是诛杀宦官的最好时机,若是拖得时间久了,我怕会出变故。”
“孟德!”袁绍突然开口打断他的话头,冷静的注视着曹操。
“相信我,这样做,对大将军,对你我都是最好的选择。”
“本初,你……”曹操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
可是面对好友的诉求,他也只能将这番话吞入肚子里。
本初……你究竟在想些什么?
“若是召兵,本初,依你看,何处兵马最为合适?”何进又想起了刚才的话,开始询问建议。
袁绍双手作揖,毫不犹豫的说道:“目前并州牧董卓在河东郡驻军,他的军队勇猛善战,有董卓在,诛杀宦官就易如反掌了。”
“而且董卓武艺高强,力大无穷,能够在马上驰骋,左右开弓,有他在,孙坚就不足为惧了。”
“董卓……”何进重复了一句董卓的名字,有些举棋不定。
曹操眼珠微微转动着,早在黄巾之乱时,他见过董卓一面。
这个人有几分气力,不过为人粗暴,手下的军队也是军纪败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虽然战力强悍,可是让他们入京,一定也会带来许多麻烦。
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并州牧董卓,那是司徒袁隗的门生故吏……
本初绝不是随口说说的。
“大将军。”曹操也站出来建议说,“您若是担心董卓力量不够,不如召骑都尉丁原领兵,他现在正囤居于河内。”
“丁原么……”何进点了点头,“此人孤也曾听说过,有几分武勇,而且麾下的并州军同样是虎狼之师。”
袁绍不留痕迹的瞥了曹操一眼,面色平淡,却是第一次有了几分欣赏。
过去那个“愚笨”的好友,仿佛也是长大了,变得成熟起来了。
“好,那便让丁原也领兵,对外就说平阴、河津有妖女张宁手下的蛾贼出没,如此孤召回他也就名正言顺。”
何进很快同意了这个提议。
袁家的力量确实可怕,不说董卓,朝中大臣有不少都与袁家有关系。
因此何进才让袁绍、袁术兄弟做了自己的幕僚,借此拉拢袁家。
袁绍的建议本来让他有些犹豫,董卓毕竟是袁家的鹰犬,心中出现了疑虑。
不过恰好曹操给了一个折中的建议,让丁原入京,有他麾下的并州军在,不至于让拥有董卓的袁家变得不可控制。
出了大将军府,曹操与袁绍并肩前行。
走了一段距离,待四下无人后,曹操突然停住了脚步。
而袁绍则没有发现,只是自顾自的向前走,似乎在思考另一件事。
“本初!”
曹操叫住了他,面色变得严肃。
“孟德,你这是怎么了?”
袁绍回过神,眼中有些不解。
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子的曹操。
曹操深吸一口,像是做了很大的决心,目光盯着他低声问。
“你明明知道此时是诛杀宦官的大好时机,为何你还有执意召董卓入京?”
袁绍的眼中露出少许惊讶,他没想到曹操会问这个问题。
或者说问的如此直接。
“呵呵。”袁绍笑了笑,“自然是为了稳妥,到时候要是出了岔子,朝廷可就要动荡不宁了。”
虽然袁绍说的合情合理,可越是这样,曹操就越是不信。
“本初兄……”曹操语气低沉,眉头紧锁,“你我相交多年,难道还要瞒着我吗?”
他面无表情的看着眼前这位人生多年的好友。
其实就算袁绍不说,他也猜到了七八分。
让董卓入京,恐怕不光是为了诛杀宦官,这其中一定还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阴谋。
到时候的洛阳,恐怕会一片腥风血雨。
袁绍这时候也看着曹操,同样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时间好像在这一刻静止。
良久。
袁绍微微松了一口气。
他决定相信这个从小玩到大的好兄弟。
亦或是说,本来就该相信。
“孟德应该知道王莽的故事吧?”袁绍突然开口反问。
曹操愣了愣,随即点了点头。
他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又提起了王莽。
“前汉太后王政君临朝,以王莽为辅政大臣,出任大司马,封“安汉公”,总揽朝政。”
“此后王莽诛杀异己,广植党羽,取得许多人拥护……终得帝位。”
“可是王莽称帝后,他做了什么?推出一系列举措来打压士人,就连先祖良公也收到了波及。”
“若非光武帝诛杀逆贼,拨乱反正,我大汉也不会有今日之隆……”
“现在的大将军正如昔日的王莽,一旦史侯即位,朝中大权定然落入大将军手中。”
“大将军终究只是外戚,虽然现在和我们站在一起,可未来一样会树立亲党。”
“到了那时,哪里还有我们的位置?”
“若是有朝一日,大将军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试想他又会怎么对待持反对意见的我们?”
袁绍脸上露出了笑容,缓缓走到曹操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孟德,只有‘我们’才是一路人啊。”
曹操的瞳孔微缩了一下,心中突然感到一阵恐慌。
因为他看见袁绍的眼中,竟然多了一丝疯狂的光芒。
自己这个曾经的挚友,仿佛变得陌生了起来。
是啊,我们……
袁绍极力建议何进调董卓入京,除了清剿宦官,恐怕也有对付何进的意思。
如果宦官被诛杀,何进也失去了力量,那么最后获利的,便是世家。
曾经年幼的皇帝还有宦官把持朝政,现在宦官与外戚都没有了,只剩下了士人一家独大。
这个天下,只怕也会变得疯狂起来。
……
公元189年5月,大将军何进恐惧自己遭到清算,在袁绍的建议下称病不出。
同时密诏丁原、董卓等人率军入京。
为师出有名,指使丁原伪装成贼人在河内郡聚众作乱。
他们自称“黑山伯”,先后在平阴、河津纵火行凶,烧毁河津幕府及多间民宅。
而在何进称病不出后,一连数日,赵忠又以刘宏的名义召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是何进似乎铁了心,直接闭门不出。
此时双方都已经心知肚明,京城内外暗流涌动,一场决定大汉命运的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由于没有除掉何进,刘宏殡天的消息终于泄露。
因此,刘宏死前设下的计谋还是失败了,被袁绍曹操等人化解。
嘉德殿的大门缓缓打开。
何皇后走在最前,身后跟着刘协等人,以及久未出现的皇长子刘辩。
一众文武百官早已经赶到,各个面容悲痛,在大殿前嚎哭起来。
许久未露面的何进,也在此时出现。
“陛下啊,没了您,大汉可怎么办啊陛下。”
有个别老臣甚至以头抢地,来表达自己的寸断肝肠。
“陛下,您怎么就先老臣一步而去了呢,陛下,大汉离不开您啊……”
这些人都是老演员,一个个演技精湛,自然不是真的伤心。
大部分人都只是故作姿态,硬生生的挤出几滴眼泪。
他们根本就不关心刘宏死没死,只关心下一位天子是谁。
毕竟皇帝轮流坐,世家稳如山。
“敢问皇后娘娘,陛下殡天,不知属意哪位皇子继位?”
百官之首,三公之一的司徒袁隗站了出来,躬身问出了一个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与此同时,许多大臣惊讶的发现。
早就被送出宫的大皇子竟然回来了,难道是……
刘辩的出现,是何进借着刘宏殡天,皇子为表孝心,因此回来祭拜。
张让等人自然知晓何进真正的想法,可是又无法拒绝。
无论人伦,还是礼法,好像都不站在他们这一边。
他知道,刘辩做皇帝,他们绝对活不了。
为了自己的将来,张让鼓着勇气,从胸口内掏出遗诏,准备当众宣读。
可还未开口,何氏抢先一步站了出来。
她怎么可能让那个贱人的儿子当上皇帝,难道为了让这个孽种将来为死贱人报仇?
何皇后大声宣布,“陛下遗诏,皇子刘辩宽宏仁厚,深得朕心,宜承大统,由大将军何进辅政,望诸卿好生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