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既然南北学子有各自的特点,那不妨实行南方考南方,北方考北方的方式。在各自的区域内根据当地学子的水平来设置考题的难度与侧重点,这样既能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又能充分发挥各地学子的优势。”
李世民微微点头:“此建议倒是新颖,可再详细说说其中的细节。”
李逸继续道:“陛下,在南方的科举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与当地文化、经济相关的考题,考查学子们对本地事务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而在北方的科举中,则可以加重对经史典籍的深入解读等方面的考查。
这样,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学子,都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展现才华,选拔出的人才也能更好地为当地的发展服务。”
“陛下,如今大唐虽以经史子集选拔人才,但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比如农业,那是国家的根基所在,我们可以在科举中加入农业相关的考试。”
“陛下,在农业方面的考试,可以考查学子们对节气与农事安排的了解,像何时播种、何时灌溉、何时收获等。还可以考查不同土壤适合种植何种作物,以及如何改良土壤等知识。”
房玄龄捋着胡须说道:“此想法甚妙。若有懂得农业知识的学子进入仕途,那对地方农业的发展定能起到推动作用。”
李逸接着说:“对,房大人所言极是,比如可以出题,‘某块土地较为贫瘠,应如何改良以种植小麦?’或者‘在雨水较少的地区,何种灌溉方式最为适宜?’通过这些题目,选拔出真正懂农业、能为农业发展出谋划策的人才。”
李逸又道:“陛下,除了农业,像手工业、商业等行业也可以纳入科举考试范畴,在手工业方面,可以考查各类工艺技巧、创新思路等;商业方面则可考查对市场的把握、贸易规则等。”
小主,
长孙无忌沉思后说道:“这样一来,选拔出的人才更加多元化,能满足国家不同领域的需求。但这会不会让科举考试过于繁杂?”
李逸回应道:“长孙大人,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划分不同的科目,学子们可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选择相应的科目进行考试,这样既保证了专业性,又不至于让考试过于复杂。”
李世民听后,眼中满是赞赏:“李逸,你的这个建议为大唐的科举注入了新的活力,可进一步商讨实施细节。”
此时,杜如晦站出来说道:“陛下,这加入行业考试的科举虽好,但这出题之人必须是行家里手,否则难以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李逸点头称是:“杜大人所言极是。我们可以从各个行业中挑选德高望重且经验丰富之人来参与出题,比如农业考试的出题者,可从各地的农官以及经验丰富的老农之中选拔。”
魏征说道:“那这考试的评判也需严格,防止舞弊之事发生。”
李逸说道:“可以设立多重审核机制,在考试过程中,让不同的考官分别对考生的作答进行评判,若出现争议较大的情况,则再请其他相关行业的专家进行复核。”
李世民说道:“这些细节都需细细斟酌,朕觉得可以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点,看看效果如何,再做进一步推广。”
李逸应道:“陛下圣明,我们可以选择几个州府先行试点,根据试点的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就这样,朝堂上围绕着科举加入行业考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在为大唐选拔出更多元、更实用的人才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