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在北疆十二城各修建一所官学!
表妹(泠泠妹妹)就是有这样的魄力。
陈家安和周卓遇到的问题迎刃而解。
他们已经有了一次筹备官学的经验了。
现在是五月,不出意外的话,只需一个月北疆各地的官学都能开起来了!
两人斗志昂扬,当即顾不得回家,直接就去了官学。
学堂和学舍好建,最重要的是夫子。
如今官学里的夫子,从平民、童生到秀才,举人都有。
童生主要负责蒙学班,进修班则是分科,夫子大多由民间技艺精湛者和秀才担任。
举人则是负责科考班的教学,当然数量也少得可怜就是了,只有两个。
但他们北疆已经今非昔比。
相信只要他们发出邀请,一定会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愿意来北疆,和他们一起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的大美边疆!
周家人从主子到下人,有一个算一个,似乎都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为这片土地的明天奔走着。
周泠泠也不例外。
如今官学有大表哥和卓哥,二表哥和爹娘舅舅他们忙着新粮玉米的种植推广事宜,一切都尽然有序的推进着。
反而上京那边的动向除了将军府的周池,他们都不太关心。
似乎就这么留在北疆,看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百姓一天天变得好起来,也不错?
当然不可能了。
周泠泠知道,北疆或许是他们一家的起点,却绝不可能是终点!
之前说的玻璃和塑料大棚,她很快就会造出来。
这样一来,解决了温饱的北疆,就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产业——
对内解决漫长的冬季没有蔬菜的困境,还可以向关内输出玻璃和石油,或者塑料大棚。
毕竟北疆的冬天严寒期足足有半年,大元北方也不遑承让。
上京的严寒期也有四个月呢。
所以大棚和温室种植大有可为!
官学已建,等新的一代成长起来,那时的北疆绝不会是众人口中的流放之地、蛮荒之地!
周泠泠的空间里有一套石油分离设备,她这几天试了一下,基本掌握了分离的原理和结构。
几种新粮和灵泉水,周泠泠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了不少,但这些都还能找到借口。
可一台精钢的大型石油分离机要搬出来,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周泠泠想了又想,还是用自己不太专业的水平磨出了一张简易的分离机图纸。
然后就去找伟大的军师大人了。
祁祝很忙。
周家姑娘还要找技艺精湛的木匠和铁匠。
但祁祝实在无法拒绝来自周泠泠时不时的“惊喜”。
这姑娘每一次行动,都绝不是空穴来风。
他深深的叹了口气,看向自己如今的得力助手。
“周池,这件事交给你了,无论周姑娘有何要求,都尽可能满足。”
周池欣然应下。
他也好久没见妹妹了。
只知道妹妹前几日让大牛给她送了几大桶黑水,还不知道有何用处。
周泠泠一看见大哥,两眼一亮。
“大哥,你来得正好,我有件事要你帮忙……”
祁祝没想到,自己这个助手一“借”出去,就不回来了。
周池只匆匆让府兵传信,说自己要跟妹妹出去一趟,这一去就是三天。
哪怕有庄先生和杜先生等人帮忙处理庶务,祁祝还是累得像狗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