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官仓私仓(1 / 2)

其实罗通他们尽管穿越过来这么久了,身上总有些习惯性的东西改不掉,就比如对距离和时间的计算,后世汽车普及了,很多时候,说两地的距离,本身就会代入汽车的时速说话,比如一百公里,就是一小时车程。

丰润到玉田,也才六十公里,但靠马车走,也够走上一整天的。而现在已经是下午了,过了陡河,还要走上四五里才到丰润县。所以,罗通的话马上就遭到了柳青青的嘲笑:“你们是打算飞到玉田么?你咋不直接到蓟州呢?如果就是怕那几个衙役,不进丰润县就是了。”

“也是,柳姑娘说得对。”张久征点了点头:“咱们不是住过农家院么,反正也赶时间,就一直走好了,太阳落山之前,到哪里,就在哪里投宿。”

“好的,不过柳姑娘不是到丰润么?”罗通看着柳青青:“要不咱们路过丰润的时候,先把她送到地方,咱们再走?”

“我跟你们一起走。”柳青青插嘴说道:“反正我最终目的就是回通州,跟着张爷爷也安心。”

于是四人结伴同行,绕过丰润,好在从丰润往西奔玉田蓟州方向,越走人口越密集,投宿倒是十分方便。一路晓行夜宿,虽然后面也见到一些饥民,但由于越发靠近京师,大概政令也畅达一些,反倒情况逐渐好了起来。

三天后,四人抵达通州。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北端,跟江苏的南通一南一北,有“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之称。是商旅辐辏之地,各种粮食、百货,奇珍异宝都从这里上岸,运往京师。

张家湾在通州城南,此时是一些专用码头的所在,有专门堆积木材的,有专门堆积砖石的,而像粮食这些不能露天存放的,则需要保存到通州城的四个仓库里。通州城从明初永乐年间开始兴建,由东西两个城池组成,东侧为旧城,西侧为新城。

新城里设大运西仓、大运南仓,旧城里设大运中仓、大运东仓,共有三千多间房,以储存供应京师的粮食。除四大官仓之外,还有很多配套的加工作坊在城里,磨坊、油坊这些都在城里。

城外向南一直到张家湾,全都是各色民居商铺,南北通货。由于罗通等人是从蓟州方向过来,先见到了通州城,然后沿着运河又南行十几里,才到了张家湾。这里是罗通穿越以来见到的最为繁华之所在。

运河上帆桅林立,商旅如织,沿岸酒肆茶楼,青楼戏馆,延绵数里。

柳青青大概是到了自家地界,变得异常活泼,用手指着那些码头,给罗通做着免费导游:“罗通,你见过两人合抱的木头吗?你看那边,那是皇木厂,专门给皇宫做木料的……”

罗通还没回答,柳青青又指向另一个方向:“看,那里是砖厂,京城的城砖都是这里的石匠做出来的……”

罗通索性不管柳青青说什么,只管点头就是了,反正柳青青比专业的导游还专业,一路上把各码头、店铺滔滔不绝地介绍给罗通。

运河上,有很多木制的桥梁,高高支起在河面上,下面能够过船,有点类似后世的过街天桥一样,桥面都巧妙地设计成弧形,以便两岸交通。这些木桥被称为板桥,从通州旧城南门那处开始,按数字向南排列:一板桥、二板桥、三板桥……

一直走到七板桥,才算是遇到可以过车马的桥,罗通赶着马车过了河,进入张家湾地界,如果说通州是官仓,那张家湾就由无数私仓和相应配套的商铺组成。从七板桥下来,是一条东西向的大路,路两侧全是商铺,无数旗幡招展。针头线脑、南北通货、布匹丝绢、金银珠玉,品类之全,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

其中一面幡子引起了罗通的注意,一个,是那幡子比其他家的大一圈,另一个,是那幡子上只有一个大字——“刘”!

罗通的瞳孔猛地一缩,又是刘家,单从这招摇的幡子,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柳青青仍在滔滔不绝地介绍沿途的店铺,却独独把刘家漏了过去:“你看这家铜人周,京师里所有的铜器,都是他家做的,连大内的一些铜器,都交给他们了。”

“青青,这家商铺这么大,你怎么不给我介绍一下?”罗通打断了柳青青,指着刘家的店铺问道。

“这家啊,这家没什么好介绍的,你听过这句话吧: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后面还有一句:明通州,暗张湾,刘家不应不起帆!”柳青青压低了声音跟罗通说道。

“想不到我们柳女侠也有怕的人啊。”罗通故意嘲笑柳青青:“我还真以为你天不怕地不怕呢。”

柳青青面露尴尬之色:“我们家的镖局,七成的生意要靠刘家,这要是说错话,让刘家知道了,不是砸了我全家的饭碗么?”

“也对,哈哈。”罗通跟柳青青打着哈哈,眼睛却一直盯着刘家的商铺。就在马车从刘家商铺门口经过的时候,两个洋人从店铺里走了出来,出了门,还回头点头哈腰的,一副奴才相。

“呦,这里怎么还有洋人?”罗通故意问道。

“嗐,这你就短见识了,整个顺天府,也就我们张家湾这里洋人最多,他们的船有时候,顺着运河上来,就到这里来做生意。”柳青青见怪不怪:“那些洋人胡子拉碴的,一身怪味儿,看着都恶心。”

两个洋人听到了柳青青的话,转过身对她怒目而视:“小姑娘家家的,说话太难听了,我们不恶心。”

柳青青哼了一声,转过头不看那两个洋人,却不料,两个洋人跟着马车追了过来:“停下,你必须给我们道歉。”

罗通一边赶着马车继续走,一边对两个洋人说道:“你们说啥?道歉?给谁道歉?”

洋人眼看走不过马车,伸手朝罗通抓了过来,罗通早有防备,单手拉住洋人伸过来的手,假装一个趔趄,把洋人的胳膊给拉脱臼了。

其实罗通他们尽管穿越过来这么久了,身上总有些习惯性的东西改不掉,就比如对距离和时间的计算,后世汽车普及了,很多时候,说两地的距离,本身就会代入汽车的时速说话,比如一百公里,就是一小时车程。

丰润到玉田,也才六十公里,但靠马车走,也够走上一整天的。而现在已经是下午了,过了陡河,还要走上四五里才到丰润县。所以,罗通的话马上就遭到了柳青青的嘲笑:“你们是打算飞到玉田么?你咋不直接到蓟州呢?如果就是怕那几个衙役,不进丰润县就是了。”

“也是,柳姑娘说得对。”张久征点了点头:“咱们不是住过农家院么,反正也赶时间,就一直走好了,太阳落山之前,到哪里,就在哪里投宿。”

“好的,不过柳姑娘不是到丰润么?”罗通看着柳青青:“要不咱们路过丰润的时候,先把她送到地方,咱们再走?”

“我跟你们一起走。”柳青青插嘴说道:“反正我最终目的就是回通州,跟着张爷爷也安心。”

于是四人结伴同行,绕过丰润,好在从丰润往西奔玉田蓟州方向,越走人口越密集,投宿倒是十分方便。一路晓行夜宿,虽然后面也见到一些饥民,但由于越发靠近京师,大概政令也畅达一些,反倒情况逐渐好了起来。

三天后,四人抵达通州。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北端,跟江苏的南通一南一北,有“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之称。是商旅辐辏之地,各种粮食、百货,奇珍异宝都从这里上岸,运往京师。

张家湾在通州城南,此时是一些专用码头的所在,有专门堆积木材的,有专门堆积砖石的,而像粮食这些不能露天存放的,则需要保存到通州城的四个仓库里。通州城从明初永乐年间开始兴建,由东西两个城池组成,东侧为旧城,西侧为新城。

新城里设大运西仓、大运南仓,旧城里设大运中仓、大运东仓,共有三千多间房,以储存供应京师的粮食。除四大官仓之外,还有很多配套的加工作坊在城里,磨坊、油坊这些都在城里。

城外向南一直到张家湾,全都是各色民居商铺,南北通货。由于罗通等人是从蓟州方向过来,先见到了通州城,然后沿着运河又南行十几里,才到了张家湾。这里是罗通穿越以来见到的最为繁华之所在。

运河上帆桅林立,商旅如织,沿岸酒肆茶楼,青楼戏馆,延绵数里。

柳青青大概是到了自家地界,变得异常活泼,用手指着那些码头,给罗通做着免费导游:“罗通,你见过两人合抱的木头吗?你看那边,那是皇木厂,专门给皇宫做木料的……”

罗通还没回答,柳青青又指向另一个方向:“看,那里是砖厂,京城的城砖都是这里的石匠做出来的……”

罗通索性不管柳青青说什么,只管点头就是了,反正柳青青比专业的导游还专业,一路上把各码头、店铺滔滔不绝地介绍给罗通。

运河上,有很多木制的桥梁,高高支起在河面上,下面能够过船,有点类似后世的过街天桥一样,桥面都巧妙地设计成弧形,以便两岸交通。这些木桥被称为板桥,从通州旧城南门那处开始,按数字向南排列:一板桥、二板桥、三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