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臣子的意见分歧,作为皇帝的朱由检,恰恰心里是乐于其见的。
臣子们有分歧,才会去思考,思考才会去解决问题,不然什么事都依靠他这个皇帝,那还得了?
其实朱由检现在最担心的是什么?别看现在的大明似乎国力强盛,经济上一天一个变化,军事上无人能敌,不过那都是靠朱由检的护国系统而走的一条捷径,短期内确实得到了很多红利,可是朱由检死后呢?习惯了不劳而获的朝臣乃至整个大明,会是什么样子?朱由检还真不敢想。
所以,朱由检必须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借着今日两国使臣觐见的机会,朱由检特意让太子朱慈烺旁听,也可以让他见见世面,锻炼锻炼。
“太子,你说说,大明应该如何处理这些蛮夷?”朱由检抬手,按下群臣的争执,向朱慈烺问道。
朱慈烺闻听父皇询问,忙转过身躬身一礼,道:“父皇,儿臣以为可以效仿战国时的合纵连横。”
此言一出,整个朝廷哗然一片。
“哦?如何合纵连横?”朱由检亦是颇有兴致,追问道。
“父皇,其实也就四个字:以夷制夷。自儿臣详读父皇所赐的那本【欧洲发展史】后,儿臣对欧洲各国都进行了一些研究。儿臣认为蛮夷之间并不是铁板一块,哈布斯堡王朝集团和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团相互攻伐,可以说是水火不容,朝廷可以利用蛮夷和蛮夷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朱慈烺说道。
朱由检闻言,欣慰的点点头:“诸卿,尔等以为太子的计策如何?”
“陛下,太子殿下虽幼,但已然初显治国之才,实乃大明之幸啊。"蒋德璟激动的出班答道。
太子的这番言论,在他看来,虽有瑕疵,但也不失为一种治国之道。
"大明江山永固,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一众朝臣亦是激动的纷纷齐声呐喊。
太子的合格对大明来说,犹如中流砥柱、定海神针一般重要。他的存在,不仅是国之根本,更是万民之所向,。一个合格的太子,应该如明镜高悬,洞察秋毫,明察是非;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泽被苍生;如中流砥柱,屹立不倒,坚如磐石。他应该有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能、广阔的胸怀和坚定的信念,这样才能成为大明的合格继承者,才能带领大明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太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比朱由检这个皇帝更为重要,他代表着大明未来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辉煌。而如今,大明的太子朱慈烺似乎具备了以上的大部分条件,容不得群臣不激动。
朱由检望着一众朝臣,左手微抬,缓声满意道:“都平身吧,太子经验稍显不足,以后还需要尔等的悉心教导。”
一众朝臣闻听此言,赶忙齐声回应道:“是,陛下,臣等定当尽心教导太子。”
朱由检微微颔首,面露欣慰之色,轻声说道:“甚好,诸卿,对蛮夷之策,太子所言深得朕心。大伴儿,宣两国使臣觐见。”
随着朱由检得旨意,一道道召见使臣的声音由各个宦官传了出去。
不多时,大不列颠和佛朗机两国使臣,在宦官的带领下迈着小步走上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