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宇微微一笑,沉思片刻后回答道:“陛下,立储之事乃国家大计,应由陛下和朝中重臣共同商议决定。”
“臣作为外戚,本不该多言。”
“但既然陛下垂询,臣便斗胆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太子殿下与晋王殿下都是人中龙凤,各有千秋。”
“但臣认为,如果是为了稳妥起见,还是立晋王殿下为储君的好。”
“哦?”李世民眉头一挑,显然对李浩宇的回答颇感兴趣,“为何贤婿会认为稚奴更为稳妥?”
李浩宇平静地解释道:“晋王殿下年纪尚幼,更易于培养与塑造。”
“其性情温和,待人宽厚,有着广泛的亲和力。”
“且从历史角度来看,晋王作为皇帝成就斐然,不仅成功覆灭高句丽,将大唐疆域推至历史之最。”
“更开创了永徽之治,引领大唐走向国力巅峰。”
“而太子,如今年满十六,性格已然定型,且已经被……养歪了。”
“被养歪了?”李世民皱眉,他自然明白李浩宇的言外之意。
李浩宇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太子殿下身边,不乏有心人。”
“他们或许出于各种目的,对太子产生了不良影响。”
“而现在,这些影响已经深入太子的性格和三观之中,想要更改过来,反正我觉得很难……”
李世民听后,面色变得凝重起来。
他深知,太子作为国家的未来,其品行和才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若太子真的如李浩宇所说,被身边人带偏,那对国家的未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贤婿,你所言非虚?”李世民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这我就不知道了。”李浩宇却摇了摇头道,“陛下也知道,我对这边的事情不怎么了解。”
“得知的信息一些是史书记载,一些是道听途说,至于真假就无法分辨了。”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缓缓地点了点头:“你说得对,这些事情确实需要仔细查证。”
他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那么,以贤婿之见,朕该如何去查证这些事情呢?”
李浩宇深思片刻,然后郑重地回答道:“陛下,有句话说得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太子殿下作为未来的国君,自然需要肩负起治理整个国家的重任。”
“因此,我建议,可以选取一个州郡,全权交由太子殿下管理,以此来观察和评估他的政治才能。”李浩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陛下可以设定一些具体的考核目标,并给定一个时间期限,让太子去完成。”
“同时,也可以允许那些支持太子的年轻才俊前往辅佐,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当然,为了确保太子的安全和政令的顺畅执行,还需要派遣一些忠诚可靠的大臣随行,但不参与决策,仅对太子进行观察和评估。”
李世民听后,眼中流露出赞赏的神色。
李浩宇的建议既具有实操性,又考虑得十分周全。
这不仅能够有效地考察太子的政治才能,还能观察他身边人的影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