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多少日村尾的小院里都是人来人往,每天都有不少村民过来卖冬笋。
得知弟弟要收冬笋,担心小两口忙不过来,只要不去镇上摆摊,大哥大嫂都会过来帮忙。
如果两个儿子都去镇上出摊,就陈家老两口过来帮忙收笋。
开始每天都能收到几百斤冬笋,直到后来,来卖冬笋的村民越来越少,还好最后凑够了周掌柜订下的斤数。
从收笋开始公婆与大哥大嫂就一直在家中帮忙,直至帮忙把冬笋腌上,才没有再过来。
自从有了驴车,陈家瑞可以去更远的地方收山货,每天都是满载而归。
通过冬梅的点拨,他已经不再单一的只收山货,还开始收各种皮子,大山深处有不少村子,以打猎为生,如今他的皮货生意做得比山货还要好。
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累了一天回到家不但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还有来自妻儿的嘘寒问暖,虽粗茶淡饭但却很温暖,陈家瑞对如今的生活特别满足。
男人不能去小叔子家帮忙,冬梅却隔三差五过来看看,如果用得到自己就留下来帮忙,如果没什么事,则带毛毛待一会就回去了。
村里不知有多少媳妇羡慕陈家的和睦,一家有事大家都过来帮忙,哪像夫家的兄弟姐妹,只有占便宜的时候才能看到人影,其它时间仿佛人家蒸发一般,没有往来。
其实有婆家兄弟和睦的,但与陈家比起来还是差的远,而且陈家男人从老到少都疼婆娘。
既然这辈子注定不能遇到,像陈家男人一样体贴的相公,那就给闺女们找个婆家,有些人就把主意打到了毛毛与小宝的身上。
在村民看来爹那么疼媳妇,儿子从小耳濡目染,长大了定然与他老子也差不到哪去。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陈家几个儿子越过越好,不如定下一桩娃娃亲,将来无论陈家攒下多少财富,都是自家闺女的。
而且有这个想法的村民还不止一个,一时间去陈家老宅及陈家瑞家里,串门的人突然多了起来,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想结娃娃亲。
两个孙子还那么小,将来的路还很长,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出息,如果孩子们读书好,却有个大字不识的未婚妻,想想两人都不会有共同语言。
到时如果退亲就会招来他人的议论,甚至是诋毁,读书人最忌讳的就是名声了,陈家老两口觉得婚姻大事并不是儿戏,还是等孙子长大自己来决定的好。
就算两个孙子没有读书的天分,留在村中务农,将来要娶什么样的妻子,也该凭他们的喜好。
不能因为是自己生的,爹娘就做主订下娃娃亲,万一孩子长大了不
一连多少日村尾的小院里都是人来人往,每天都有不少村民过来卖冬笋。
得知弟弟要收冬笋,担心小两口忙不过来,只要不去镇上摆摊,大哥大嫂都会过来帮忙。
如果两个儿子都去镇上出摊,就陈家老两口过来帮忙收笋。
开始每天都能收到几百斤冬笋,直到后来,来卖冬笋的村民越来越少,还好最后凑够了周掌柜订下的斤数。
从收笋开始公婆与大哥大嫂就一直在家中帮忙,直至帮忙把冬笋腌上,才没有再过来。
自从有了驴车,陈家瑞可以去更远的地方收山货,每天都是满载而归。
通过冬梅的点拨,他已经不再单一的只收山货,还开始收各种皮子,大山深处有不少村子,以打猎为生,如今他的皮货生意做得比山货还要好。
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累了一天回到家不但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还有来自妻儿的嘘寒问暖,虽粗茶淡饭但却很温暖,陈家瑞对如今的生活特别满足。
男人不能去小叔子家帮忙,冬梅却隔三差五过来看看,如果用得到自己就留下来帮忙,如果没什么事,则带毛毛待一会就回去了。
村里不知有多少媳妇羡慕陈家的和睦,一家有事大家都过来帮忙,哪像夫家的兄弟姐妹,只有占便宜的时候才能看到人影,其它时间仿佛人家蒸发一般,没有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