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也不是我一个人准备的,你若是不收,我爹会难过。”
裴修知李家虽对李翊用钱这一块不管,但这么大手笔,李示廷必然是知道且同意的。
不说李翊说的那一点银票有多少,也不说那两个园子画舫船舰需得多少钱,李翊说还有一些小东西在清晖,那清晖里头必然还有数量惊人金银器物古玩字画珠宝首饰,想起当初李示廷要以三千万替李翊向长孙无境求娶长明。
李示廷对长明好得过分。
李示廷虽无官身爵位,但其心善每每捐赠动辄几十上百万银,号称大周第一儒商善人,不仅在京中,在各州府都有极高的名望,虽为商,但从未有攀附权贵之举,所以必然也不存在授意李翊与长明交好的可能。
且,在长明初入京时,长明境况还很是艰难,李家那时也不曾惧怕而疏远长明,长明落难,李家甘愿堵上全家救长明。
李示廷对长明向是又疼又敬又重,与其说是单纯的喜欢,不若说,更像是……报恩?
报恩?
裴修思及此,眉间轻蹙,又觉荒谬,长明对李示廷绝无恩情,在结识李翊前,他与长明从未见过李家人,李示廷若是感激长明当年在云州对李翊的救命之恩,说是报恩倒是说得过去了,但是他总觉有些奇怪。
他似乎遗漏了什么。
两人没有注意到裴修的面色变化。
长明神色复杂到有几分崩溃,连连后退,李翊说得好像是送几只大白菜似的:“不行,我不能收。”
她叫人把画轴等物收起。
“靖国公府就是我的嫁妆,银钱我以后大抵是用不了什么,吃穿用度都是宫中的,花不了钱……”
“平日赏赐人的时候呢?”李翊严肃。
裴修闻此,看一眼李翊。
长明也认真想了一想,道:“那个也不缺的,还有,我收了很多聘礼,并且府库里也有很大一笔银钱,不缺任何银钱。”
她把宝盒塞还给李翊,又道:“你现在可能不懂,但以后你就明白了,我们是挚友,我将你当做哥哥来看,但有些事还需有界限,我若收你如此厚重的礼,极为不妥。
“李翊,这些应该给你以后的妻子,而不是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