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的宜贵妃美目微敛,抬指轻拂鬓边海棠。
宜贵妃虽算不得年轻,姿容也比不得姬神月和顾婉,今日打扮却也很是亮眼,妆虽略重,倒也不过,一张娇媚动人的海棠面也晃眼。
她听到长明,心里确实很不痛快。
按理说长明身世被揭,除了长孙曜,也该是长孙昀最得利,结果揭发长明身世最大功臣长孙昀,却什么赏赐都没有得到。
长孙无境也并没有扶持长孙昀。或许是还需要些时间,宜贵妃这样与自己说,说不定过几个月,长孙无境就会重视长孙昀,毕竟长孙无境也不可能忍着长孙曜才是,如今这几个皇子,又有谁能和长孙昀比。
此番霍家倒台还都是长孙曜出的手,不管霍家犯了多少罪,那都是长孙无境的人,长孙无境被长孙曜狠狠打了脸,一个帝王如何忍得这口气。
可恨的是长孙昀莫名遇刺叫人打废了,如今还在府里养着,做不得什么事,若要为储君,那必然不能是个废人,镇威侯府也很是清楚,如今倾镇威侯府与端王府全力保着长孙昀。
宜贵妃曾怀疑是长明所为,但那时长明尚且还在狱中,断是不可能下手的,想想觉得是长孙曜,又觉得长孙曜不是瞧得上长孙昀的人,犯不着这样打长孙昀,叫长孙昀同自己争不得。
以至于想来想去,她觉得该是康王与丽妃,没了长孙昀与自己,余下皇子年幼,长孙无境就只能选康王,只苦于没有证据。
她后知后觉,立刻又沉了脸,她怎能说长孙曜瞧不上长孙昀,她又将心底的不爽快都落在了长明康王丽妃几人身上。
她目含嗤意,似笑非笑,道:“凭着靖国公府,按礼,也该叫她得一张帖子不是。”
太子设宴,四公哪能不得宴帖。
都是京中重臣世族,朝堂里的事都多少知道。霍家倒台,京中流言四起,但这些流言也在长孙无境以南境功勋和枇子山案之功封长明为靖国公后渐渐没了。
长孙无境此举恐是因长明南境之功深得民心,故意用长明转移平息霍家案引起的众怒。
不得不说,这果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