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跟着皇帝西逃的官员不多,你不用为了安置百官,征用过多的民房。
诶!对哦。
跟着皇帝,西逃的官员不多……
你听说,高欢这会儿,已经进了洛阳,把那些留在洛阳的王公大臣们,杀了一大堆,腾出重要职位,换成自己人补上。
你,有样学样。
你自己做了大将军,兼尚书省的尚书令,又让你麾下诸多大将,把朝廷的肥缺,挨个补上。
你对官职的安排,很有水平。
日后才正式成型的三省六部制,其实在北魏时代,便有雏形。
北魏时,尚书省负责拟定诏书,是中央政令的执行机构,直接掌握行政权力。
尚书省的权力,受到可以进宫办事,拥有根据皇帝的意见,否决尚书省诏书权力的门下省制约。,
门下省侍中,作为皇帝本人在政府系统中的代表,因此炙手可热,大家争着抢着,要来做这个侍中。
刺猬皇帝和斛斯椿在洛阳的时候,就是利用侍中职务的特殊性,长时间在其中上下其手,浑水摸鱼,搅得高欢集团,坐卧不宁。
而你,聪明,趁着重建朝堂的机会,你根本就不设立门下省,更就没有这么个侍中。因此,刺猬皇帝,在你的政府里,没有代表,这样一来,就真的成了傀儡。
你给自己的官职,是尚书省的尚书令,没有了门下省的制衡,你的尚书省,就掌握了所有的权力。
外加,你还兼着掌握军权的大将军,由此,这个朝堂,完全是你说了算。
灵狐斛斯椿,从此彻底赋闲。刺猬皇帝,也只能干瞪眼,
这天,长安城来了个和尚,自称是高欢的信使,来见刺猬皇帝,你说不必见他,有什么事,见你就行。
和尚想了想也是,就把高欢的信,交给了你。
高欢在信里,对皇帝说:陛下若远赐一制,许还京洛,臣当帅勒文武,式清宫禁。
刺猬,你要是想回来,跟我老高说一声,我马上带兵来长安接你。
若返正无日,则七庙不可无主,万国须有所归。臣宁负陛下,不负社稷。
刺猬,你要是铁了心不回来,那不好意思,国不可一日无主,我老高宁愿对不起你,不能对不起国家。
你看高欢的意思,很明显啊。
前一个假设,就是刺猬想回洛阳,就说跟他高欢一声,那基本上不可能,他刺猬千里迢迢地跑过来,还能再跑回去?就算是他想回去,你也不可能允许,让他跟高欢去说一声呐。
高欢故意提这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主要就是,为后面那句话铺垫:他宁负陛下,不负国家。
也就是说,他又要另立皇帝了。
呃……厉害啊,高大哥!他又把你这个小弟弟,逼到了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