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7章:护妻狂魔苏景明,大宋版“网暴”(2 / 2)

苏良此话的底层含义是,担心唐宛眉想不开,为了苏良的仕途,寻了短见。

当下,女子清白高于一切。

如此污蔑,很多女子在无法自证清白的情况下,甚至会选择自尽。

苏良看唐宛眉哭成了泪人儿,当即便朝着外面走去。

“吉叔、备马!将耳房的长棍也拿出来!”苏良高声道。

唐泽快步跟了出来。

“贤婿,莫急!你是不是要去找那个祁三郎?”

苏良点了点头,道:“他如此污蔑我妻,我若不揍他一顿,还算什么男人!”

“不能去,你若动手,可能就中计了!”唐泽道。

“中计?”苏良甚是不解。

唐泽缓缓道:“首先,景明社有没有人发声,官府稍加调查便能查出来;其次,眉儿根本不识那祁三郎,只要对一对证词,此谣言便能不攻自破。这两条信息很难让官家对你再次贬谪。”

“幕后者若害你,绝对不会就用两条谣言来坏你名声。在他们眼里,名声其实并不重要,我怀疑,他们是想以此事逼着你动手。”

“依照你的脾气,若找到那祁三郎,必然会揍他一顿,是还是不是?”

苏良点了点头。

“然后,若有官员弹劾你,你甚至会抓着祁三郎跑到对方家证明清白,甚至可能与对方大打出手,对不对?”

苏良再次点头。

家人乃是苏良最大的软肋。

若有人敢欺之辱之,莫说丢官,苏良敢与之拼命。

听到这里,苏良顿时明白了。

欲害他者很清楚他的性情脾气,是想以此谣言,引得苏良犯错。

本来苏良是被冤枉的人。

但若做了一些违背大宋律法的事情,那就中对方圈套了。

士大夫官员殴打百姓,可不是小罪过;士大夫官员殴打士大夫官员,更不是小罪过。

到了那时。

即使赵祯有心要保苏良,都保不住。

苏良看向唐泽,道:“岳父大人,小婿明白了!”

随即,苏良转头又朝着外面喊道:“吉叔,备马!”

唐泽一愣,道:“你还是要去?”

苏良微微一笑:“我去开封府报官!”

……

半个时辰后。

苏良出现在开封府府衙,把小报递给包拯后,将其岳父的猜测也告知了包拯。

包拯面色阴沉。

“这帮混账东西,栽赃陷害,不择手段,俨然没有将大宋律法放在眼里,景明,此事就交给我吧!即使一家作坊一家作坊的查,我也要将幕后指使者揪出来!”

苏良补充道:“近期,我招惹的人颇多,麻烦希仁兄多注意那些弹劾我的官员,他们极有可能就是幕后黑手。”

包拯拍了拍胸膛,笑着说道:“你放心,一切由我呢!”

“另外,你也要特别注意,若有官员弹劾你,官家令你去解释,你切莫冲动,绝对不能动手。当年你在朝堂抱摔王拱辰,乃是因为他犯了疯病。当下你还处于勒停阶段,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希仁兄放心,我有我的处置方式,若真有人敢侮辱我妻,就算这个官不做,就算入了大狱,我也绝对不让那些嘴贱者好过!”

包拯听到此话,顿时知晓自己的话又是白说了。

苏良宠妻,天下皆知。

有人拿他妻子的清白毁其仕途,鬼知道苏良会不会做出疯狂的事情。

当日,包拯便顺着苏良提供的小报,在民间探查起来。

……

翌日,不到午时。

便有二十多份奏疏呈递到了御案之上。

皆是弹劾苏良之奏疏,多是来自馆阁和枢密院的官员。

馆阁之臣恨苏良,乃是苏良破坏了他们恩荫子孙的权力,让他们无法在混日子的情况下依旧能凭借资历升迁。

枢密院恨苏良,更是不言而喻,已经是明面上的矛盾。

他们弹劾的内容主要是:以苏良之妻为首的景明社在民间传递苏良撰写《论枢密院与三衙之失疏》无错,不该被勒停之事。

此举乃是质疑朝廷的决定,妄图以民间之言改变圣意,可算得上是惑众之罪。

此罪的主凶,应是苏良。

此外,他们也顺带提了苏良之妻疑似与民间戏台小生有染的事情,借此弹劾苏良“家中不睦,有失士大夫官员之德”。

赵祯早就知晓景明社的存在。

此乃曹皇后告知他的,并称苏良之妻如此做乃是为了避免那些崇敬苏良的女子们被人利用做了傻事。

当时,赵祯还甚是羡慕。

他无法确认这些女子是否为苏良说了质疑朝廷决策的话语,但他笃定唐宛眉不可能与别的男人有染。

能得到曹皇后认可与赞美,且有苏良这么一个优秀的夫君,怎么可能会看上一名戏子!

实属荒谬。

当即,赵祯便令大理寺和开封府共查此事。

与此同时。

此事在民间也开始渐渐发酵,越传越厉害。

显然是有人花钱,除印制大量小报外,还让一些人故意传播流言。

甚至还有人专门找到了那个祁三郎询问情况,祁三郎露过一次面,说了一句:此事不可说,不可说。

此话,更是引起了许多好事者的猜测推理,称祁三郎与苏良之妻有染,十有八九是真的。

包拯听到此传言后,立即派衙役缉传祁三郎。

但就在这时,祁三郎失踪了。

……

翌日。

祁三郎的尸体在汴河中被一名船夫发现。

祁三郎一死,此事就闹得更大了。

很多阴谋论者都称:这必然是苏良下的黑手,他甚是爱妻,绝不会容忍此人活着。

苏良听到祁三郎的死讯后,眉头紧皱。

陷害他者没想到苏良知晓此事后,竟没有直接去找祁三郎对质。

而后因担心会被找出证据,故而直接杀了祁三郎,且令苏良成为了“第一嫌疑人”。

民间百姓,最喜传播讨论的就是官员家中的爱恨情仇。

一时间。

汴京城的茶楼酒馆中,议论的皆是苏良的私事。

这让本就处于“勒停”状态下的苏良再次陷入危机,官声也因此下降了许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