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又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之中,言辞虽然温和,却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众人相持不下,争论许久仍无法达成一致。
林之焕无奈地摇摇头,说道:“诸位,如此僵持也不是办法,看来只能把备选名单写成条陈送入宫中,由陛下裁决了。”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贾瑀说道:“那便尽快整理,莫要耽误了正事。”
于是,众人开始着手整理备选名单,并详细写明每个人选的优缺点以及推荐或反对的理由。
马东真一边书写,一边说道:“希望陛下能从中选出最为合适的人选,以解当下之急。”
苏龙也附和道:“是啊,此事关乎朝廷政务的顺利运行,切不可马虎。”
李可正说道:“只盼陛下圣明,能做出明智之选。”
王成景接着道:“不管结果如何,我等也算是尽了力。”
陈鹏年叹口气道:“但愿陛下能体谅我等的苦心。”
不多时,条陈整理完毕,林之焕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说道:“事不宜迟,速速送入宫中。”
随后,安排专人将条陈送入宫中,众人则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着皇帝的裁决。
永正皱眉看着条陈,问道司礼监高进忠、周锡安,赵化学、李顺意几个太监,“说说你们意见。”
高进忠率先躬身说道:“陛下,依奴才之见,这张时维在过往为官中,行事果决,倒有几分担当,可任吏部左侍郎一职。”
周锡安接着道:“陛下,朱光祖为人谨慎,心思细腻,吏部右侍郎之位或可胜任。”
赵化学小心翼翼地开口:“奴才觉得余靖在兵部素有威望,此次升任左侍郎,应是妥当的。至于赵可东,奴才对其了解不多,不敢妄言。”
李顺意忙道:“陛下,孙子安在户部事务上也算有些经验,或许能做好户部右侍郎。”
永正皇帝听罢,沉思片刻,然后说道:“罢了,就依朕意,张时维为吏部左侍郎,朱光祖为吏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余靖升为左侍郎,赵可东为右侍郎,孙子安为户部右侍郎,柳才勇为刑部右侍郎,赵可东为工部右侍郎,陈春瑄为都察院右都御史。随后又由司礼监讨论补齐通政司、大理寺、太常寺等衙门等堂官,地方各处三司也多有调整。”
司礼监众人齐声应道:“遵旨,陛下。”
司礼监将皇帝的旨意拟成回文,迅速发到内阁。
内阁众人收到回文,林之焕展开仔细阅读,面色凝重。
贾瑀凑过来问道:“林大人,陛下是如何决断的?”
林之焕沉声道:“张时维为吏部左侍郎,朱光祖为吏部右侍郎,余靖升兵部左侍郎,赵可东为兵部右侍郎……”
众人听闻,表情各异。
马东真皱眉道:“这其中一些人选,与我等之前所想颇有出入。”
苏龙叹道:“陛下圣意,我等唯有遵行。”
李可正说道:“既已定夺,当速速安排相关事宜,确保政务不受影响。”
王成景点头道:“正是,新官上任,诸多事务需妥善交接。”
陈鹏年接着道:“还需留意各方反应,莫要生出乱子。”
林之焕说道:“诸位所言极是,那便各自行动起来吧。”
于是,内阁众人开始忙碌起来,为新的人事安排做着各种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