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半斤八两,大家貌似都不是好人啊(2 / 2)

原来是水溶哪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吗?

李玄策打开奏折,只见上面写着:

《定鞑鞑十策与议建八旗制度》

【若要于一代人之内使汉鞑融合,必尽斩其车轮以上男丁。】

嚯!饶是李玄策也被惊了一下,这开篇好大的杀气。

【若要于三代之内使鞑鞑并入汉人,必斩杀其智者与祭司,腐蚀其首领贵族,削弱其勇武。

然,吾大晟乃礼仪之邦,杀戮过甚有违仁慈之道,故吾不取也。

故而,若欲削弱鞑鞑,应由明转暗,天长日久,干涸其血液,安逸其精神。

穷则思变,故安居乐业无灾无祸者,无大志,不思变也。】

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用富贵奢靡的生活去腐蚀那些部族的首领,这个办法放在他即将经略的西南各土司身上也一样适用,李玄策不由得给水溶点了个赞,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草原若同心一体,则必危害中原,故若欲边疆少患,必使其不得一心。

何令其生龃龉?盖不平也。

吾有一策,乃建立八旗。

选亲中原之八族者为旗人,族长为旗主,上下主从分明。扶中小部落,打压大部落,使各部自相消磨,而使草原再无雄主雄族可威胁中原。

八旗者,需听从号令,出男丁为兵,附骥中原,若草原战事再起,驱策其征战,盖以夷制夷,死伤皆为鞑鞑。

败者部族,首领、祭司、医士者尽诛之,余者贬为奴,乃服劳役,十年可得赦免,一代为庶民,二代可为佃户,三代为平民,则同中原之民无异也。

而天下之事,能外取不从内求,可役使外族,何以压榨晟国之民?

胜者父兄男丁者多战死,余者给予其富贵,迁移晟国,发田宅,使其妇人改嫁,幼童听学,则再无胡汉之分。

旗主五年一改易,厚赏旗主,同样迁中原,给予其田宅富贵。则为旗主者必苛刻其民,部民必奋勇争先,争为旗主。此二桃杀三士之策也。

久而久之,草原各部可汗,大晟册之乃为正,吾册封者乃为乱。而吾大晟可从容拨乱反正,锄强扶弱。

吾观史书,中原强盛而胡人不敢掠其缨,中原衰弱则胡人大兴,攻守强弱之势此消而彼长。

既不可一举灭之,断然无劳师远征,耗费数年,靡饷百万之理。或杀之,或奴役之,或战死,或融合之。

无论安抚、德政、以夷制夷、皆治标不治本,非良策也。

故剿抚并重,进而亡其游牧,灭其文明,则鞑鞑虽存名义,其实乃晟民,届时无需兵戈,草原中原自一统也。

吾自知此策有伤德望,然为万民社稷,天下之安定,虽千万人吾往矣,此罪一人而安天下,罪当代,而功千秋。

汉家自有制度,以王霸之道杂之。鞑鞑之患,不可贻害子孙矣。】

李玄策一气呵成的读完了水溶这封奏折,浑如醍醐灌顶,多有明悟。

鞑鞑和土蛮同为异族,治理之策可以说殊途同归,但一者居腹心,一者远在草原,很多政策制度又不能生搬硬套,一概而论。

他倒是明白为何陛下没有将这封策论拿到朝堂上去讨论了。别说讨论,恐怕陛下连明旨都不会下达。

八旗的策略背后暗含着无数流血杀戮,这种不太伟光正的法子,将军可以做,皇帝却不能明示。

乐可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