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洪涛想的差不多,这群人根本不是盗匪,连业余盗匪都算不上,充其量算刁民。他们的村子离洪涛的营地不太远,四公里左右,就在一条河边。村子不大,六七十户人家,最牛逼的一家人是用条破船倒扣过来当房子,半条船底已经破了,另外半条还算能挡风遮雨。衣服就更别提了,合算出来当劫匪的人还算穿得最体面的,留在家里的老弱病残只能用芦苇叶子、草席子和破布遮体。
“要是有吃的,他们也不会铤而走险去抢官军的船。你看了嘛,咱们走过的这几家都有至少一天没起过火了,也就是说最少也都饿了一天。如果换做我,还剩三天粮食就得出去抢,和我比他们算是善良人。”洪涛下了马,背着手猫着腰钻了几家的小窝棚。窝棚里的人没一个敢出来的,倒不是怕赤身不礼貌,而是怕刚刚焐热乎了的身体出来遭受寒风吹。死什么的他们已经不怕了,本来就快饿死了,你给他一刀,他到省了受罪。
“我后半夜去审过那些人的头领,他们说村子里半个月前就断粮了。入冬之前他们还能去湖里挖些菱角、藕之类的吃,这一入冬,连嫩芦苇根都吃不上。十月份这里刚刚发过水,鱼也不好捕。南边的地方他们也不敢去,说是朝廷要抓流民充边,被抓住就得背井离乡去极北之地︽冻死。眼看全村都活不下去了,这才起了歹心,想趁夜到运河上抢劫过往的运粮船,先吃饱肚子再说。至于事后有官军来围剿什么的,他们也不太在意,带着家小、划着小船在湖里找个小岛躲些日子,官军也就撤了,他们的祖辈就是这么过来的。我本来以为当年我们家就算够穷的了,没想到这里还不如北地呢。”孔沛和泊蛟也跟在洪涛身边,泊蛟对内地的生活没啥概念,孔沛却深有感触,话里话外的替这些人求情,生怕洪涛哪根筋搭错了,这些人就都变骨灰了。
“泊蛟,你带人给他们分点粮食,顺便问问他们,愿意不愿意跟着咱们去北边安家落户。别的我不敢保证,凡是跟着咱们走的,给吃给喝给衣服穿,啥活儿也不用干,跟着走就成。到了地方,我按户分他们田地,帮他们盖房子,砖房!这是朝廷的圣旨,你问问他们里面有没有识字的,不信就让他们自己看。不愿意走的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老天爷专坑瞎眼的鸟,人要是想活下去,首先得自己想明白。”洪涛对这些人也没什么好办法,而且他知道,既然这里有,那别处照样有,说不定这一片沼泽地区会藏着成千上万的流民。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不可能等在这里挨个村子救济。再说了,光靠救济顶个毛用,他们需要的不是一口粮食,而是一个活下去的方法。
不知道是泊蛟长得比较让人相信啊,还是那张圣旨起作用了,或者是洪涛开出来的条件比较优厚?过了没多久,全村人就在几个老头的带领下开始拆窝棚,把草席、破布、烂罐子破碗啥的好一顿收敛,全都绑成了捆,由成年人背着,拖家带口的出现在洪涛眼前。
“你就不怕他们把虱子和传染病一起带走?”洪涛对泊蛟的办事能力很看不上眼,前面还有几百里路要走,这些人体质本来就弱,还背着这么多东西,就算陆军放慢了行进速度,他们也跟不上啊。再说了,这些东西带着也没用,百分百是累赘。
“不让他们带着就和要杀了他们一样,反正也没让您背着。等到了楚州,我和当地借点大锅,给他们烧水洗澡,然后再换上干净衣服。现在换上,不出一个小时,还得成破布,您看这个路……”泊蛟觉得洪涛才是棒槌,光为了看着舒服,一点不考虑实际情况。
“陛下,还是让他们带着吧……这些东西对咱们来讲是累赘,对他们来讲是活下去的唯一依仗。他们不会完全相信咱们的,这种心情您可能不理解,但是我能明白。”孔沛也跟着泊蛟一起劝洪涛,话里话外的意思倒是洪涛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那也不成!救人是好事儿,我不能让好事儿变成坏事儿。士兵们的命也是命,染上病了也得死。先腾出一条船来,老人和孩子都上船,其余的跟着我们走。破烂必须扔掉,实在不成用鲸肉罐头去和他们换,我就不信人能那么糊涂。”洪涛理解孔沛的感受,但理解归理解,规矩还是规矩。自己可以尽可能的让这些流民好受点,但绝不会因为他们让自己冒生命危险。
又折腾了一上午,部队终于算是可以开拔了,这次多了几十名步兵,已经换上帝服的流民吃饱喝足穿暖和了,变成了开路先锋,仗着他们地形熟悉在前面开路,骑兵们则跟在他们后面,也免得被马蹄踩过之后的路无法通行。
刚开始洪涛还觉得自己利用流民带路的办法挺聪明,可是走了不到十公里,就知道自己上当了。这十公里的路足足走到了傍晚,倒不是迷路,也不是流民们走不快,他们在这种路上行走非常矫健,和在官道上行走无异。问题是他们这一带路,就不断的碰上类似的小村子,少则三五户人、多则几十户。既然碰上了,那还得收留啊,结果到了傍晚扎营时,队伍里的流民已经增加到了小三百人。
“看到了没,这些都是人精。让看守他们的士兵提高警惕性,脑子里别光装着同情。还是那句话,别让好事儿变成了坏事儿。”洪涛算是看明白了,也想好了,明天说什么也不能再让这些人带路,否则自己的队伍就得停止前进,回扬州去继续征集船只和粮食。
“那要是我们自己走,也遇上这样的村子呢?”泊蛟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救还是不救。
“遇上就带着一起走,我已经让人拿着我的亲笔信返回临安告诉罗有德,让他征集运输船,沿着运河两岸再扫一遍,争取把招募垦荒的告示多贴一些。我们再从这些流民里选几个德高望重的留在楚州,到时候帮着一起寻找这里的流民,说服他们坐船回临安,然后用海船统一运到登州去。其它州县也一样,吃得上饭的不愿意背井离乡,那就先从吃不上饭的人下手,有多少凑多少,一律向沿海城市遣送,沿途各州县必须解决吃住问题。”
洪涛不是不想带着这些人,而是这样带着没用。就算把这支二千多人的部队全分散开去找流民,能找到多少?又能说服多少?想彻底解决流民的问题,就得动用官府的力量,从全国范围内展开统一行动。反正洪涛是有地方安置他们,就看各级官府的执行力如何,这也是对目前大宋新政府的一个考验。如果连这个事情都做不了,那就真得动用武力再把地方政府扫一遍了,谁碍自己的事儿,谁就是敌人。
北上的队伍到楚州休整了一天,然后从此处坐船渡过了黄河,这次就真的到了北方。在没打跑蒙古人之前,这里就是国外,不属于大宋。现在属于大宋了,可大宋朝廷的重建工作也没正式铺开,只有几个主要城市派驻了官府,大部分地区都属于无政府状态。
在这个问题上,洪涛倒不怪大宋朝廷动作慢,谁让金河帝国暗中支持海峡公司国在南边折腾呢。为了应付南边的威胁,大宋朝廷不得不把主要精力和财力又转向了南方,北方一时半会顾不上了。
过了黄河之后,道路倒是好走了,可是人也越来越少,路过的村镇要不就是已经被夷平,要不就是剩下残垣断壁,经常走半天时间看不到一处有人居住的村落。不过有一样东西倒是多了起来,那就是匪盗。这次可不是流民为了填饱肚子半夜来偷粮食了,是真的匪盗。多的时候上千人,少的时候十几个,不光晚上有,白天也有。
由于这片地区经过了上百年大大小小几十次混战,一会儿金人来了、一会儿蒙古人来了、一会儿大宋开始北伐了。当地的百姓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处于什么朝代,更不清楚该归谁管。时间一长,当地的大家族就主动站了出来,承担起一部分政府该做的工作,按照家族的势力范围把当地百姓组织起来自己管自己,开荒种地、自给自足。
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些地方慢慢出现了一种半民半匪的组织。他们平时也从事生产,还像官府一样收取钱粮做为发展军事力量的资金,组织当地百姓进行自保。碰上大部队来了打不过就和对方谈判,实在不成就往山沟子里钻。碰上打得过的,直接就变成了劫匪,什么都劫,没钱没物也没事儿,人也要,抓回去种地。
(未完待续。)
和洪涛想的差不多,这群人根本不是盗匪,连业余盗匪都算不上,充其量算刁民。他们的村子离洪涛的营地不太远,四公里左右,就在一条河边。村子不大,六七十户人家,最牛逼的一家人是用条破船倒扣过来当房子,半条船底已经破了,另外半条还算能挡风遮雨。衣服就更别提了,合算出来当劫匪的人还算穿得最体面的,留在家里的老弱病残只能用芦苇叶子、草席子和破布遮体。
“要是有吃的,他们也不会铤而走险去抢官军的船。你看了嘛,咱们走过的这几家都有至少一天没起过火了,也就是说最少也都饿了一天。如果换做我,还剩三天粮食就得出去抢,和我比他们算是善良人。”洪涛下了马,背着手猫着腰钻了几家的小窝棚。窝棚里的人没一个敢出来的,倒不是怕赤身不礼貌,而是怕刚刚焐热乎了的身体出来遭受寒风吹。死什么的他们已经不怕了,本来就快饿死了,你给他一刀,他到省了受罪。
“我后半夜去审过那些人的头领,他们说村子里半个月前就断粮了。入冬之前他们还能去湖里挖些菱角、藕之类的吃,这一入冬,连嫩芦苇根都吃不上。十月份这里刚刚发过水,鱼也不好捕。南边的地方他们也不敢去,说是朝廷要抓流民充边,被抓住就得背井离乡去极北之地︽冻死。眼看全村都活不下去了,这才起了歹心,想趁夜到运河上抢劫过往的运粮船,先吃饱肚子再说。至于事后有官军来围剿什么的,他们也不太在意,带着家小、划着小船在湖里找个小岛躲些日子,官军也就撤了,他们的祖辈就是这么过来的。我本来以为当年我们家就算够穷的了,没想到这里还不如北地呢。”孔沛和泊蛟也跟在洪涛身边,泊蛟对内地的生活没啥概念,孔沛却深有感触,话里话外的替这些人求情,生怕洪涛哪根筋搭错了,这些人就都变骨灰了。
“泊蛟,你带人给他们分点粮食,顺便问问他们,愿意不愿意跟着咱们去北边安家落户。别的我不敢保证,凡是跟着咱们走的,给吃给喝给衣服穿,啥活儿也不用干,跟着走就成。到了地方,我按户分他们田地,帮他们盖房子,砖房!这是朝廷的圣旨,你问问他们里面有没有识字的,不信就让他们自己看。不愿意走的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老天爷专坑瞎眼的鸟,人要是想活下去,首先得自己想明白。”洪涛对这些人也没什么好办法,而且他知道,既然这里有,那别处照样有,说不定这一片沼泽地区会藏着成千上万的流民。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不可能等在这里挨个村子救济。再说了,光靠救济顶个毛用,他们需要的不是一口粮食,而是一个活下去的方法。
不知道是泊蛟长得比较让人相信啊,还是那张圣旨起作用了,或者是洪涛开出来的条件比较优厚?过了没多久,全村人就在几个老头的带领下开始拆窝棚,把草席、破布、烂罐子破碗啥的好一顿收敛,全都绑成了捆,由成年人背着,拖家带口的出现在洪涛眼前。
“你就不怕他们把虱子和传染病一起带走?”洪涛对泊蛟的办事能力很看不上眼,前面还有几百里路要走,这些人体质本来就弱,还背着这么多东西,就算陆军放慢了行进速度,他们也跟不上啊。再说了,这些东西带着也没用,百分百是累赘。
“不让他们带着就和要杀了他们一样,反正也没让您背着。等到了楚州,我和当地借点大锅,给他们烧水洗澡,然后再换上干净衣服。现在换上,不出一个小时,还得成破布,您看这个路……”泊蛟觉得洪涛才是棒槌,光为了看着舒服,一点不考虑实际情况。
“陛下,还是让他们带着吧……这些东西对咱们来讲是累赘,对他们来讲是活下去的唯一依仗。他们不会完全相信咱们的,这种心情您可能不理解,但是我能明白。”孔沛也跟着泊蛟一起劝洪涛,话里话外的意思倒是洪涛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那也不成!救人是好事儿,我不能让好事儿变成坏事儿。士兵们的命也是命,染上病了也得死。先腾出一条船来,老人和孩子都上船,其余的跟着我们走。破烂必须扔掉,实在不成用鲸肉罐头去和他们换,我就不信人能那么糊涂。”洪涛理解孔沛的感受,但理解归理解,规矩还是规矩。自己可以尽可能的让这些流民好受点,但绝不会因为他们让自己冒生命危险。
又折腾了一上午,部队终于算是可以开拔了,这次多了几十名步兵,已经换上帝服的流民吃饱喝足穿暖和了,变成了开路先锋,仗着他们地形熟悉在前面开路,骑兵们则跟在他们后面,也免得被马蹄踩过之后的路无法通行。
刚开始洪涛还觉得自己利用流民带路的办法挺聪明,可是走了不到十公里,就知道自己上当了。这十公里的路足足走到了傍晚,倒不是迷路,也不是流民们走不快,他们在这种路上行走非常矫健,和在官道上行走无异。问题是他们这一带路,就不断的碰上类似的小村子,少则三五户人、多则几十户。既然碰上了,那还得收留啊,结果到了傍晚扎营时,队伍里的流民已经增加到了小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