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啊,大宋朝廷依靠本身的自愈力是治不好身上的病了,我们需要给它来点更厉害的药。n∈n∈,.俗话讲以毒攻毒,中医里也有用毒下药的方子,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这个用量要掌握好,轻了没用,重了要命。我觉得光靠海商自己抗争,药量有点轻了,对于手无寸铁的商人来讲,和手握兵权的朝廷对垒,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所以我要给这副药里加点量。海商们有了武器,朝廷还能随便欺负他们吗?”文南的诧异洪涛早就预料到了,别说文南,就算是帝国议会里那些议员们如果听到了自己的决定,也会和文南一个反应。
“可是这样做,岂不是要挑起战端!”文南理解不了洪涛的用心,他只能站在他自己的高度想问题。如果海商们都有了大炮,再装到他们的船上去,那不就是武装货船了嘛。
“错错错!战争什么时候最容易发生?”反正也没啥事儿干,洪涛索性点着一根雪茄烟,陪着文南和慈禧抬会儿杠,抬杠涨知识嘛。
“如果陛下把大炮卖给海商,战争就很容易发生!”文南还在坚持他的观点。
“我认为吧,战争总是在双方不对等的情况下才最容易发生。比如说蒙古帝国比大宋军力强很多,然后战事就起来了。再比如说帝国比爪洼国军事强大,战争就又起来了。双方实力相差越多,就越容易使用武力,因为这样做对实力强的一方来说,最省事。”
“假如大宋的战斗力和蒙古帝国差不多,你觉得蒙古人会轻易南侵吗?假如爪洼岛上也有大炮,我会随便找个借口就去把人家国灭了吗?反正我是不会去的,我还怕我回不来呢。这时候我就会采取别的方式去和爪洼国谈判,注意啊,是谈判,不是战争。你看,双方实力的拉近。是不是能避免战争?”
对于这个问题,洪涛也有一大套现成的理论,而且这套理论不是他自己编出来骗人的,而是后世那些哲学家、政治家们总结出来的。就算不是真理,拿来对付文南也足够用了。
“……那陛下把大炮卖给海商,朝廷就会服软吗?”文南还真找不出理由反驳了,洪涛说的都是明摆着的实情,虽然还不太全面。但意思说明白了,他也理解了。
“很难讲,虽然说实力接近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战争,但并不是说就一定能成功,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战争的进程。老文啊,做事情的时候没必要去考虑太多,有些事情是你我控制不了的。凡事儿都有两方面,有得就有失、有利就有弊。海商的事情我们一起努力,尽量引导他们和朝廷坐下来好好谈,但谁也不能保证双方最终会谈妥。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对于最终结果会如何,洪涛还真没谱儿,这玩意很难控制,说不定一个小事情就能引起全盘的变化。
“假如他们真的打了起来,帝国将何去何从?”文南不再纠缠出售大炮的问题了,而是抛开了细节,直接问结局。
“我的态度就是不支持双方进入大规模战争状态,更不会支援海商去进攻大宋的城市,哪怕是一个小城市也不行。但凡事都有一个度,假如大宋朝廷处理此事时太过蛮横无理。那帝国也不会看着辛苦建立起来的海贸市场被他们搞乱。具体的应对方法还要具体分析,我现在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结果。我建议你立即北上临安,面见郑清之,把帝国对这件事儿的态度和他们说明白。并记录在案。大宋朝廷也该有所改变了,不能因为北边的压力减轻,就以为国泰民安。这次的事件就是一个契机,如果我们处理的好,大宋国很可能会进入一个新时代,到时候你我就不用整天为它牵肠挂肚了。”就算文南不问这个问题。洪涛也得表明自己的立场,而且是以帝国皇帝和总理的身份和文南说明白。这件事儿不是私事,而是国家之间的博弈。
“南斗胆问一句,陛下在这件事儿上最终想达到一个什么结果才算满意?做为帝国的外交部长,我必须了解陛下的意图,才好去和大宋朝廷周旋。”文南彻底明白了,这件事百分百就是洪涛在幕后操作的,想起来都让人后脖子发凉啊。
这位皇帝真是好算计,他从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而且就在千千万万人的眼皮子底下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居然没引起任何人的怀疑。自己还能说什么呢?和洪涛相比,自己就是一个井底之蛙,还是亦步亦趋的跟着走吧,到底看看这位皇帝要把大宋引向何方。
“这个嘛……我有三个打算。期望最高的就是让朝廷同意在广州、泉州实行商人自治,把这两个港口变成,在保证领土完整、税收逐年上升的情况下,同意由商人组建地方自治政府。这个政府的官员任命不受朝廷管束,地方上的事情由地方政府说了算,朝廷依旧保有一部分军权,并且可以派人在地方政府中占据一定的席位。”文南问的这个问题比较切合实际,不管海商和大宋朝廷如何处理这件事儿,最终还是要有解决办法的,如何解决呢,洪涛也早就想好了。
“这恐怕很难……陛下是想让这两座城市变成帝国的样子,一切由议会说了算,是吧?”其实文南不傻,相反他很聪明,只要洪涛别弄那些太超前、太匪夷所思的玩意出来,他在大多数事情上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
“退而求其次,假如这个办法实在达不到,那就让商人们选出代表,然后进入地方政府里任职,而且这两座城市的官员必须由商人们进行监督和评判,最终投票决定去留。朝廷只有任命权,没有提名权。”洪涛也觉得第一个选择有点期望值太高了,假如大宋朝廷拼死不答应,退一步也成。
“这岂不是和上一种方法差不多了嘛,我觉得朝廷里也很难答应。”对于大宋朝廷的了解,文南比洪涛深刻多了,他对洪涛提出来的两个方案都不抱什么希望。
“哎呀……其实这有什么呢?该交税交税、该服役服役,该是大宋的城市还是大宋的城市,该是大宋的人民还是大宋的人民。等到战端再起之时,说不定这两座城市里的人民还是最爱国、第一批上前线的。好吧,那我就再退一步,朝廷必须出面和商人们达成一个协议,并且要由官家盖章认可,再用圣旨的形式发布下来。协议的具体内容我还没想好,但原则上只有一条,就是要约束官府和朝廷的权利,以后不能再随意干涉海商们的正常商业活动了。官府要与民谋利,怎可与民争利。如果朝廷在所有赚钱的领域都要插一脚,谁能争得过他们?他们用国库的钱当本钱,这合适吗?”听到文南又把自己第二个方案给否了,洪涛有点气急败坏。这两个方案都是他想要的,第三个方案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相互妥协,并没有太大实质性上的改变。
“陛下这是要官家下罪己诏吧……不过和前两个方案比起来,这个办法倒是有成功的可能。”这次文南没有再全盘否定洪涛的方案,他觉得第三个办法比较切合实际。
“大宋的官家也真够倒霉的!干坏事的时候都打着皇家的旗号,得手了皇帝也分不到多少实惠,一旦失手就把屎盆子全扣皇帝脑袋上,这种皇帝当个什么劲儿啊?老文,你可别误解我的意思,不是说让官家下个罪己诏就完事儿,哪儿有那么便宜的?这个协议就是商人和朝廷的合约,谁违反了谁就要承担后果!别想糊弄糊弄了事儿!协议最终要由第三方作保,也就是帝国。谁敢单方违反,我就让他知道知道马王爷为啥长了三只眼!”眼看自己费了十多年挖的坑就要被一纸罪己诏填平,洪涛真急了。这种可能性自己以前还真没考虑到,合算大宋皇帝就是顶缸用的,事情不妙就下罪己诏?这种不疼不痒的自我批评管个毛用!责任,只有做什么事儿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才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乱用权利。呸,想得美,想拿这个办法糊弄自己,那就是找死!
“南会尽力说服郑相,陛下还是等南回来再决定是否要动用武力吧,陛下自己不是也说了嘛,能不打仗是最好的……”文南连夜就上船走了,带着洪涛这三点建议去了临安。此时向大宋朝廷出售火枪、帮他们训练军队的谈判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洪涛这边已经亮出了利爪,如果大宋朝廷还认不清形式,文南很怕洪涛翻脸不认人。这个皇帝还真干得出来,他的耐心已经快被磨没了,一旦他失去了耐性,为了省心,什么事儿都能干得出来,他身上根本没有底线这个东西,反正文南是一直没找到。
(未完待续。)
“老文啊,大宋朝廷依靠本身的自愈力是治不好身上的病了,我们需要给它来点更厉害的药。n∈n∈,.俗话讲以毒攻毒,中医里也有用毒下药的方子,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这个用量要掌握好,轻了没用,重了要命。我觉得光靠海商自己抗争,药量有点轻了,对于手无寸铁的商人来讲,和手握兵权的朝廷对垒,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所以我要给这副药里加点量。海商们有了武器,朝廷还能随便欺负他们吗?”文南的诧异洪涛早就预料到了,别说文南,就算是帝国议会里那些议员们如果听到了自己的决定,也会和文南一个反应。
“可是这样做,岂不是要挑起战端!”文南理解不了洪涛的用心,他只能站在他自己的高度想问题。如果海商们都有了大炮,再装到他们的船上去,那不就是武装货船了嘛。
“错错错!战争什么时候最容易发生?”反正也没啥事儿干,洪涛索性点着一根雪茄烟,陪着文南和慈禧抬会儿杠,抬杠涨知识嘛。
“如果陛下把大炮卖给海商,战争就很容易发生!”文南还在坚持他的观点。
“我认为吧,战争总是在双方不对等的情况下才最容易发生。比如说蒙古帝国比大宋军力强很多,然后战事就起来了。再比如说帝国比爪洼国军事强大,战争就又起来了。双方实力相差越多,就越容易使用武力,因为这样做对实力强的一方来说,最省事。”
“假如大宋的战斗力和蒙古帝国差不多,你觉得蒙古人会轻易南侵吗?假如爪洼岛上也有大炮,我会随便找个借口就去把人家国灭了吗?反正我是不会去的,我还怕我回不来呢。这时候我就会采取别的方式去和爪洼国谈判,注意啊,是谈判,不是战争。你看,双方实力的拉近。是不是能避免战争?”
对于这个问题,洪涛也有一大套现成的理论,而且这套理论不是他自己编出来骗人的,而是后世那些哲学家、政治家们总结出来的。就算不是真理,拿来对付文南也足够用了。
“……那陛下把大炮卖给海商,朝廷就会服软吗?”文南还真找不出理由反驳了,洪涛说的都是明摆着的实情,虽然还不太全面。但意思说明白了,他也理解了。
“很难讲,虽然说实力接近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战争,但并不是说就一定能成功,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战争的进程。老文啊,做事情的时候没必要去考虑太多,有些事情是你我控制不了的。凡事儿都有两方面,有得就有失、有利就有弊。海商的事情我们一起努力,尽量引导他们和朝廷坐下来好好谈,但谁也不能保证双方最终会谈妥。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对于最终结果会如何,洪涛还真没谱儿,这玩意很难控制,说不定一个小事情就能引起全盘的变化。
“假如他们真的打了起来,帝国将何去何从?”文南不再纠缠出售大炮的问题了,而是抛开了细节,直接问结局。
“我的态度就是不支持双方进入大规模战争状态,更不会支援海商去进攻大宋的城市,哪怕是一个小城市也不行。但凡事都有一个度,假如大宋朝廷处理此事时太过蛮横无理。那帝国也不会看着辛苦建立起来的海贸市场被他们搞乱。具体的应对方法还要具体分析,我现在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结果。我建议你立即北上临安,面见郑清之,把帝国对这件事儿的态度和他们说明白。并记录在案。大宋朝廷也该有所改变了,不能因为北边的压力减轻,就以为国泰民安。这次的事件就是一个契机,如果我们处理的好,大宋国很可能会进入一个新时代,到时候你我就不用整天为它牵肠挂肚了。”就算文南不问这个问题。洪涛也得表明自己的立场,而且是以帝国皇帝和总理的身份和文南说明白。这件事儿不是私事,而是国家之间的博弈。
“南斗胆问一句,陛下在这件事儿上最终想达到一个什么结果才算满意?做为帝国的外交部长,我必须了解陛下的意图,才好去和大宋朝廷周旋。”文南彻底明白了,这件事百分百就是洪涛在幕后操作的,想起来都让人后脖子发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