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片刻,什么动静都没有。
丰秀不耐烦了,说道:“我说幺弟,你的小白在哪里?不会是骗我们的吧?算了,二姐,我们采花去,麦地周围有很多犁头草,开的花是紫色的,一大片,可好看了。我们走!”
丰四儿一把拉住丰秀:“别啊,三姐,我们等等小白吧,它可能在睡觉呢。它这几天都和我玩的。”
这几天家里都在平平土山给麦子浇水,幺弟一个人在山上确实太无聊了。小朋友嘛,有时候有一些想象中的朋友也不奇怪。
等把家搬到街上,一定要给他找个学校读书,他这样满山跑也不是事儿。
想到这里,丰雪说道:“幺弟,既然小白在睡觉,那咱们就先过去玩儿,等他醒了他会来找你的,好吧?”
丰四儿“哦”了一声,怏怏地跟着姐姐回到麦地。
麦地很快浇完了,一家人收拾东西下山。
问了外公丰雪才知道,外婆和妈妈一起去南山区帮彭大娘家给女方递期去了。
因为要等女方走流程,所以就今天下午去,明天下午回来。
递期又叫送日子,它是华国传统婚礼习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指男方确定婚期后,将这个日期写在红纸上并送到女方家中,由女方家人决定是否接受。
听说志文三哥和晓慧姐姐感情很好,所以,两家人商量,决定在年前把婚礼办了,接新媳妇到家过年,年前添人进口是很吉利的事情。
根据双方的生辰八字,李家找人看了一个好日子——农历冬月十八,这个日子是公历的1983年1月1日,元旦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次过去不仅要送婚书,还有聘金、彩礼以及其他物品。
因此,去的人除了李志文母亲彭大娘,媒人罗桂英、以及四个挑东西的壮小伙。彭大娘担心长辈少了显得不够重视,好说歹说又拉上李月香。
这次带去的东西很多,包括聘金240块钱、春夏秋冬各一套,共四套衣服和结婚穿的大红棉袄、棉裤和红皮鞋,并用红包袱包装,上面插着柏枝,寓意“长命百岁”。
还有结婚时女方办席用的冰糖四封、茶叶两袋、一对龙凤烛、两只大红公鸡、冬瓜糖、桔饼、水果糖各六斤,一对排香、二斗米、六把面条、二十四斤猪肉,十二斤散装酒、四条烟以及两挂鞭炮。同样也要用红纸缠绕一圈。
另外,还带了一些寓意好的物品:梳子、镜子、剪刀、算盘和量尺,也得用红纸缠好。
梳子意味着新人是结发夫妻可以恩爱一辈子;镜子代表婚姻圆满;剪刀代表百年好合并且需要用红布包起来;算盘希望新人在婚后的财政方面有所规划;量尺希望新人婚后做事有尺度。
这种规格在农村算是高档次了。当然,这些大部分是用志文从部队上汇回来的钱操办的,彭大娘就算有钱,也不能这么办,何况她家还没有呢。所以,她按照志华当初递期的规格给了相应的份额,其余的就用志文的钱来添补。
为啥?志华夫妻俩看着呢。自己结婚办的那么寒酸,弟弟的就大操大办,叫人怎么想?况且,下面还有志良呢!人家志文自己挣的钱要怎么花,兄弟姐妹还能说什么呢!
至于所谓的“三转一响”,人家晓慧早就说了,不要那些。
晓慧妈对李家也非常满意。
俗话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找到明事理心疼人的家庭,这辈子就过的幸福,可一旦遇到那种爱磋磨人的家庭,那就是一辈子的噩梦。
能找到李家这么真心实意对自己女儿好的家庭,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她盘算着,聘礼呢,自己一分不要,结婚时全部给晓慧带走,另外还要把晓慧的嫁妆再多添点,这样,小夫妻的以后日子才会更红火。
彭大娘对即将过门的新媳妇也是满意得很,说晓慧是个善解人意的姑娘,也是个聪明的,是想跟志文好好过日子的,所以人家没有提任何过份要求。
不像村里的那谁,为了讲排面,不顾男方家实际情况,在商议结婚时提过高要求。结果呢,结婚以后,那欠的账还不是他们小夫妻来还啊!
还有八大队有家姓刘的,娶媳妇简直是一毛不拔,该有的能有的都不愿满足,反而在女方的嫁妆上斤斤计较,一心巴望媳妇多带点到他家来。
更奇葩的是二小队任家的老夫妻俩,小夫妻结婚后分家,立马分一堆欠账给他们,说是为了操办结婚才欠的账,新媳妇一进门就还账,也是醉了!
哎!彩礼、聘礼、嫁妆……好些陋习沿用到了现在,也许这就是后世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结婚的原因吧?
说起这些婚嫁风俗,外公是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姐弟四个听得是津津有味,眼界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