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森是不是放弃了一项个人项目?”罗锐问。
“对, 放了一个个人, 上了两个混泳。”方行回答。
“果然。”罗锐心领神会, 游泳池边任何风吹草动都是接下来的风向标。这一回是他们首体大赌对了, 现在每个队伍都在快速发展多人项目,运动员尽可能地挖掘第二泳种,这才是未来的大趋势。
飞鱼队的探路者就是姚冬, 姚冬同样也放弃了一个项目,但是他多上了两个。这不是指导失误,是大势所趋。
场上, 米义作为仰泳出发已经下水,其余的队员都在后面的休息椅旁边排队。由于仰泳的出发姿势和其余3种泳姿完全不同, 所以混泳项目当中仰泳都是出发位置,米义是队里的仰泳第一人, 姚冬排在第2位置, 心里默默地打鼓。
米义、大萧和葛嘉木都是专项选手, 就自己是“一脚踩两船”, 这速度可别在自己这里翻了。
哨声响起, 他面前的米义进入了出发准备,两只脚踩在池壁上,面向跳发台,两只手紧紧地抓住跳发台下头的金属栏杆。姚冬刚好能和米义眼神接触,这是自己完全不熟悉的泳种,从10岁之后他就没怎么精进过仰泳了。
光是出发这一个姿势,姚冬就十分不习惯。其余的泳姿都是面向水,只有这种是背向池水,像是用后脑勺探路。
或许是他的担忧全在眼神里,被米义注意到了,两人眼神交接时姚冬看到米义朝他笑了一个,仿佛亲口对他说话。
放心,有我呢,第一棒绝对不给你拉下。米义确实是想安抚小冬,跨泳姿比赛的确容易让人忐忑,要是让他去游蝶泳,恐怕还没上场就坐立不安。但他这会儿已经没有任何机会和小冬说话,他的比赛迫在眉睫。
再一声哨响,米义收拢双臂,身体上抬浮出水面,团身收腿。
姚冬的注意力分成了两股,一股给米义,一股给左边气势十足的伊森。眼睛眨动的刹那比赛已经开始,米义的身体呈现出一个反向弓形,不是鱼跃式的入水,反而像田径场上的背越式跳高!
出发了!姚冬浑身一震,他的第一次混游比赛开始!
“加油!加油!”场上从安静变成沸腾,不少观众今天最想看的就是混泳比赛。一个项目里能看到4种不同的姿势,无论是技术性还是观赏性都让人挪不开双目。姚冬同样不敢放松,生怕自己放松一下这口气就绷不上,左右肩膀也不知不觉僵硬起来。
“没事,没事。”萧行赶紧给他拍拍,“你这……身子都成冻梨了!”
“我自己来,我动动。”姚冬赶紧抡起胳膊,这时候可不能肌肉僵硬啊。眼前池水并没有出现万马奔腾的视觉效果,反而很平静,只因为和其他的姿势比起来仰泳很温柔,所以水花翻得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