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应战与提高(2 / 2)

经过周常委的再三恳求和耐心劝说,李总理最终决定与他一同去拜访柳叶儿。柳叶儿见状,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果断地带领着各级官员一同前往招贤馆。在那里,他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了刘方关于历史研究的深入报告,希望能够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启示。

刘方,这位初次踏上演讲台的新人,心中充满了忐忑与不安。然而,为了未来的成长与进步,他只能鼓起勇气,迎接这个挑战。他深吸了几口气,努力平复那颗狂跳不止的心,为自己加油打气。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探讨安史之乱的深层原因。以往,我们往往将安史之乱简单地归咎于安禄山、杨国忠、李林甫三人,或是府兵制向募兵制的转变。这些观点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并非事件的根本原因。

在我看来,安史之乱的根源在于关陇贵族与关东士族之间长期存在的深刻矛盾。这一矛盾不仅导致了政治上的分裂,更在深层次上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要真正理解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和影响,我们必须从这一根本矛盾出发,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

刘方的演讲虽稍带些紧张之感,但在捕捉到柳叶儿那双充满鼓励的眼神后,他的心情逐渐平复,继续娓娓道来:“关陇贵族与关东士族之间的纠葛,其根源可追溯至北魏时期。那时,权臣高欢与宇文泰掌握大权,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形成了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东魏孕育了关东士族,而西魏则诞生了关陇贵族。这两大集团长久以来一直在暗中较量,关陇贵族对关东士族进行压制。

到了唐太宗的时代,他试图调和这两大集团的矛盾,然而并未取得显着成效。关东士族聚居的河北地区,赋税繁重,百姓怨声载道,仿佛满地都是易燃的干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林甫的一个举动犹如投掷了一根导火索,而安禄山则成了那根引发爆炸的导火索,杨国忠则扮演了点火人的角色。这一系列事件,便是安史之乱的完整过程。”

刘方的讲述条理清晰,用词恰当,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娓娓道来,使得听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柳叶儿凝望着李总理,轻声询问:“李总理,您觉得如何呢?”李总理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赞叹道:“这可真是难得的人才啊!”

柳叶儿微微一笑,回答道:“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见。其实,你们所缺乏的,并非千里马本身,而是那些能够让千里马得以尽情驰骋、发挥所长的良好生存环境。”

李总理深沉地表示:“叶儿,你给我上了一堂宝贵的课。我想让刘方跟着我,我会全心全意地栽培他。”然而,柳叶儿坚决地回应:“不行,交给你,我担心他会沾染上你们那些不良的习气,这会毁了他的前程。”李总理听后,脸上掠过一丝失落,低声道:“难道我就真的不能提拔新人吗?”柳叶儿则坚定地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张建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思考着刘方所做的事情,看似简单却又不简单,看似复杂却又不至于难以企及。刘方能做到,那么自己也一定可以。他反思自己平时所关注的重点,一直以来都过于集中在金钱与人际关系的建立上,总是想着如何多赚钱,如何拉关系,而对于如何真正做好一件事情,却未曾真正上心。如今,他深切地意识到,是时候去改变这些了,去更多地关注事情的本身,去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李总理提议道:“我们也来举办一场演讲活动,以此作为发掘人才的机会。”然而,柳叶儿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质疑道:“你们能保证避免抄袭和弄虚作假的现象吗?”面对这样的质疑,李总理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一旦发现,必将从严处理,绝不姑息。”

柳叶儿却不依不饶,继续追问道:“但如果没能发现怎么办?”李总理沉吟片刻,坚定地说:“我们会对整个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督,从源头上杜绝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

柳叶儿似乎并未被说服,她进一步提出:“如果你的秘书按照你的要求,帮你写了一份发言稿,那这份稿子究竟算是谁的呢?”这一问题让李总理一时语塞,似乎被问住了。

柳叶儿说道:“公务员考试算是严格公正了,你敢保证没有暗箱操作”,李总理说道:“你说该怎么办”,柳叶儿说道:“你们该做的是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