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叹息道:“唉,你说得有道理,朕也知道葛福顺、李守德、唐地文、王景耀等禁军将领,已经紧紧围绕在王毛仲身边了,要说王毛仲没有野心,朕是不信的。之前吏部侍郎齐浣向朕密谏过王毛仲、葛福顺、李守德等禁军将领,勾结在一起,不及时处理这一情况,恐怕会有祸乱。你知道朕为何没有听取齐浣的谏言,而是把他贬官了吗?”
“臣记得当时陛下贬吏部侍郎齐浣,和原大理寺丞麻察时,宣布的理由是他们二人离间君臣关系,摆弄是非。”
“其实这只是朕的表面说辞罢了。齐浣当时揭发王毛仲等人时,怕朕公开是他揭发的,就请求朕为他保密。结果他却和因犯错被贬官出京的原大理寺丞麻察,透露了他向朕揭发王毛仲,葛福顺等禁军将领的事。麻察紧接着就向朕进谏,讲了齐浣向他透露了向朕揭发王毛仲等人的事。朕当时非常愤怒,立即召见齐浣指责他不该向麻察透露朕和他密谈的事。他让朕保密,他自己却散布出去。他连忙磕头认错,朕就贬了他的官,没有深究他的错误。至于麻察,朕认为他生性浅薄,就被朕贬到更低一级的官职了。”
高力士说:“臣佩服陛下对齐浣,麻察的惩罚方式。陛下惩罚了他们,才会让王毛仲安心,否则王毛仲一党会破罐子破摔做乱的。因为齐浣举报王毛仲的事,难免被齐浣麻察之辈抖落出去,陛下如果不惩罚他们,就等于认同了他们的观点,那么王毛仲一党便会惊恐不安,发动叛乱。”
李隆基右手扶着额头说:“现在这件事也很棘手。朕身边的五大侍卫和你都是朕信得过的人,你和朕的谈话是不会泄露的。”
小主,
李隆基向高力士招了一下手,高力士从书桌边绕到李隆基身边,李隆基站起身来,将口贴到高力士耳边耳语了几句。
高力士连连点头。
李隆基和高力士耳语几句话,李隆基在前,高力士在后离开了勤政务本楼二楼。
公元七三零年的腊月中下旬直到除夕,始终是风平浪静,没有任何突发事件发生,也没有高官落马。
到了除夕这一天上午,我们五护卫站在忠王府堂屋门口站岗。李亨着一席白色棉衣袍出了堂屋,站在我们中间,他英俊帅气的脸满是愁容。
李亨向我们说:“本王听说永王在郭顺仪病逝后,一直非常悲痛,在郭顺仪住的殿内不肯出门,不肯去崇文馆上学。我父皇去找他谈话了,他答应去崇文馆上学了,但是在崇文馆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他才九岁啊,就承受了失去母亲的痛苦,去年本王十九岁,失去了母亲,直到现在依然心里苦痛。本王的豫儿和小甜甜更加可怜,在婴幼儿时期就失去了母亲。唉,永王和豫儿,小甜甜,都是苦命人啊。本王要到兴庆殿面见我父皇,向他申请,让永王住到忠王府,这样我作为他的三哥,也能照顾到他了。”
娄晓盘说:“殿下,此事你要考虑周全后再做决定啊。”
李亨说:“我已经和李辅国讨论过此事,他也是让我三思而后行。我去问过永王,永王也很乐意到忠王府来住。此事只要我父皇同意,就能确定下来了。你们五护卫陪同我去兴庆宫面见我父皇吧。”
我们五护卫陪同李亨去了兴庆宫,我们在兴庆殿外等候,李亨自己进入了兴庆殿。过了一会儿,他出来了,和我们说他父皇批准了他的请求。
七三零年的大年夜里的庆祝活动,没有往年隆重,朝廷只是在朱雀门外放了一些烟花和爆竹。皇宫内的皇室成员没有搞聚在一起的大会餐,年夜饭都是以每一处宫殿,每一个王府为单位,分开制作的,皇室成员是在各自的住处吃年夜饭的。
永王李璘跟着忠王李亨进入了堂屋,堂屋里的年夜饭菜已经准备好了。那些饭菜有御膳房提供的,也有一些是忠王府的宫女小洁、小淼、小菊一起在小厨房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