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等待时机(1 / 2)

“多谢诸位,我等必将是为后世子孙创下千秋功业之人,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有件大事要做,这安南中都府已然被我们围困住了,克服旧地,且看诸君。”

“愿效死命!”众人齐呼

“好,记得我曾说过要带你们到建兴府里转转,现在不止来了,红薯也吃了,接下来就让咱们去中都府里,尝尝有啥新的吃食吧。”

与此同时,思明府外的禄州有十万安南守军,由于老街府二十万大军的战败,他们已全部撤回到中都府外的北江府。袁洪和袁成率领的右路大军一路畅通无阻,迅速占领了北江以北的安南诸郡。按照朱楩信中的指示,他们采取了快速进攻的策略。

事实上,当朱楩等人用两天时间狂奔到新乐县附近时,距离更近的袁洪早已带领军队包围了北江。北江作为中都的最后一道防线,显然无法抵挡装备和实力都超过自己的明军。因此,安南军队只能被迫退缩在城中,不敢出城应战。

而此时的中都府内,一片混乱,人心惶惶。以胡宰相为首的官员们主张立刻将陈朝皇帝陈日焜送往大明,他们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快方式。然而,胡季犁此刻并不知道他派遣到建兴的儿子已经落入了朱楩的手中。他还在焦急地等待着派去催促儿子胡苍汉从清化调援军的传令兵带回消息。

胡季犁心急如焚,他知道时间紧迫,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增援,局势可能会变得更加糟糕。他不断地在心中祈祷,希望儿子能够尽快带着援兵归来,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局面。同时,他也指挥着那些主张将皇帝送给大明的官员们着手准备,现在的形势让他不得不在一切都没有万全的情况下便要开始推动此事。

中都府内也进入了战时状态,已然没有了平日里的繁华,人们纷纷议论着当前的局势,如今北面已经沦陷,而明军已然打到他们中都府门外了。便有一些百姓对胡季犁的统治表示质疑,认为他也一样无法有效地应对此次危机;另一些百姓则担心大明的威胁,害怕国家陷入战火之中。整个中都府笼罩在紧张和不安的氛围之下,每个人都在思考如何度过这场危机。

老王与众位特种部队的战士们早就做好了敌后渗透任务,他们此时的三百多人已然完全融入了中都府内的各行各业,基本可以说与普通百姓无异了。

而老王自从在陈河与阮先生都走后,便独自挑起大梁,安排和打点着中都府内的一切事务,现如今得知中都北面的地区已经全被自己人拿下了,并且已经到了中都府城外,老王开始逐步召集众位弟兄们,开始准备和执行他们此次潜伏的最终任务。

次日清晨,北江城外明军的大营内,袁洪正在营帐内吃着早饭,他一边嚼着嘴里的食物,一边仔细地看着眼前摊开的地图。这时,袁成匆匆忙忙地跑进营帐,兴奋地喊道“爹!殿下他们那边派人来报信了,计划进展非常顺利,他们已经成功切断了清化的支援,现在正在建新!”

听到这个消息,袁洪立刻放下手中的碗筷,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太好了!这比我预想的还要顺利啊!"”他激动地站起身来,双手紧握着拳头。

袁成接着说道“殿下说了,让您不必强行攻城,等待合适的时机到来,自然会有人来联系我们。”

袁洪有些疑惑地问道“就这样一直等着吗?”

袁成肯定地点点头“对,就这么等着。”

袁洪无奈地重新坐回椅子上,端起饭碗继续吃起来。“好吧,那就等吧……,吃早饭没,你也过来吃点儿。”

袁成笑着摆摆手:“不了,父亲,殿下还给我安排了其他事情,我得赶紧去处理了。”说完,他转身离开了营帐。

袁洪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感慨万分。他深深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唉,真是岁月不饶人啊,以后还是要看他们这些年轻一代的表现了……"”他摇了摇头,继续埋头吃饭

袁成退出来后,拿着朱楩的信开始安排起来,他要办的事自然便是朱楩已经在老街府提前实践好了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与贸易政策,毕竟这种新收复下来的地方,要想让当地民众产生归属感,那还得是给到他们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好处,并且两只大军最关键的粮草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

朱楩深知自己这次出征南方,最重要的不是战胜敌人,而是要确保军队有足够的粮草供应。因此,他便在马关和老街两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粮草的充足。

首先,朱楩命令士兵们在马关种植庄稼,以自给自足。同时,他还组织袁氏百货与老街府的百姓开展“以粮换货”的贸易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换取大量的粮食储备。这样一来,朱楩成功地积累了足够的粮草,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了充分准备。

此外,朱楩还利用了老朱的屯田制政策,将军队分散到各地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实现了军屯结合,既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又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这种制度在当时交通不便、运输困难的情况下,极大地减少了粮草的损耗,提高了军队的后勤保障能力。

正是因为朱楩的精心策划和实施,使得他的军队能够毫无顾虑地一路杀到建新,此时袁成只需要照着这个模式执行下去,那粮草与当地百姓的民心都成了兼得的项目。

此外,朱楩还安排了要在每个攻克下来的府城与县城内设置职业技术学院,这些学院不仅教授孩子们汉语,帮助他们从小就融入汉文化圈,更重要的是传授各种实用的职业技能。

这样的教育模式既为未来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也可以说是一种未雨绸缪的人才储备策略。同时,还需要袁成安排人手重新给当地居民分配田地,特别是那些被当地权贵和府官侵占的土地,现在都将归还给普通百姓。

“多谢诸位,我等必将是为后世子孙创下千秋功业之人,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有件大事要做,这安南中都府已然被我们围困住了,克服旧地,且看诸君。”

“愿效死命!”众人齐呼

“好,记得我曾说过要带你们到建兴府里转转,现在不止来了,红薯也吃了,接下来就让咱们去中都府里,尝尝有啥新的吃食吧。”

与此同时,思明府外的禄州有十万安南守军,由于老街府二十万大军的战败,他们已全部撤回到中都府外的北江府。袁洪和袁成率领的右路大军一路畅通无阻,迅速占领了北江以北的安南诸郡。按照朱楩信中的指示,他们采取了快速进攻的策略。

事实上,当朱楩等人用两天时间狂奔到新乐县附近时,距离更近的袁洪早已带领军队包围了北江。北江作为中都的最后一道防线,显然无法抵挡装备和实力都超过自己的明军。因此,安南军队只能被迫退缩在城中,不敢出城应战。

而此时的中都府内,一片混乱,人心惶惶。以胡宰相为首的官员们主张立刻将陈朝皇帝陈日焜送往大明,他们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快方式。然而,胡季犁此刻并不知道他派遣到建兴的儿子已经落入了朱楩的手中。他还在焦急地等待着派去催促儿子胡苍汉从清化调援军的传令兵带回消息。

胡季犁心急如焚,他知道时间紧迫,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增援,局势可能会变得更加糟糕。他不断地在心中祈祷,希望儿子能够尽快带着援兵归来,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局面。同时,他也指挥着那些主张将皇帝送给大明的官员们着手准备,现在的形势让他不得不在一切都没有万全的情况下便要开始推动此事。

中都府内也进入了战时状态,已然没有了平日里的繁华,人们纷纷议论着当前的局势,如今北面已经沦陷,而明军已然打到他们中都府门外了。便有一些百姓对胡季犁的统治表示质疑,认为他也一样无法有效地应对此次危机;另一些百姓则担心大明的威胁,害怕国家陷入战火之中。整个中都府笼罩在紧张和不安的氛围之下,每个人都在思考如何度过这场危机。

老王与众位特种部队的战士们早就做好了敌后渗透任务,他们此时的三百多人已然完全融入了中都府内的各行各业,基本可以说与普通百姓无异了。

而老王自从在陈河与阮先生都走后,便独自挑起大梁,安排和打点着中都府内的一切事务,现如今得知中都北面的地区已经全被自己人拿下了,并且已经到了中都府城外,老王开始逐步召集众位弟兄们,开始准备和执行他们此次潜伏的最终任务。

次日清晨,北江城外明军的大营内,袁洪正在营帐内吃着早饭,他一边嚼着嘴里的食物,一边仔细地看着眼前摊开的地图。这时,袁成匆匆忙忙地跑进营帐,兴奋地喊道“爹!殿下他们那边派人来报信了,计划进展非常顺利,他们已经成功切断了清化的支援,现在正在建新!”

听到这个消息,袁洪立刻放下手中的碗筷,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太好了!这比我预想的还要顺利啊!"”他激动地站起身来,双手紧握着拳头。

袁成接着说道“殿下说了,让您不必强行攻城,等待合适的时机到来,自然会有人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