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侍郎在吴村长家蹭饭时,余知府也在杨松和四大家族家主的陪同下,慢悠悠来到了笋山村。
不过他并没有去村民家里看红薯,而是直接来到了地主家那些荒废的田地旁。
看着整个村子竟然荒废了这么多的膏腴良田,余知府的脸色就没有好过。
“知府大人,您也看到了。”杨松道,“这么多的良田没人种啊,都是那刘县令的功劳。其他村子也是一样,所有的膏腴之地都荒废了。”
“岂有此理!”
要是宁江县的这些膏腴之地都种上粮食,足够边军吃一个月了!
这刘县令,真是不可饶恕!
“知府大人,您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啊!”
“放心,本府定会如实向朝廷上报。”
杨松几人一听,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
只要朝廷追究刘二傻,那他这县令还能当?
没有了刘二傻,那这宁江县还不是要回到他们的手上?
“知府大人,时间不早了,我们略备了一点酒水,还请您不要嫌弃。”
余知府哪里会嫌弃。
虽然是农家地主的饭菜,但他知道肯定不会差,至少比镇上那客栈的饭菜要好吧。
于是他跟着杨松一行人,来到方家地主的家里,方家为了招待他,将压箱底的美食、美酒都拿了出来。
酒足饭饱后,几家人还凑了一万两的银票,悄无声息地放进了余知府的口袋里。
……
三天后。
除了笋山村,张侍郎还走访了好几个村子,看到和听到的情况,都与笋山村相差无几。
余知府也走访了好几个村子,每天做的事,与第一天也相差无几。
最后两人碰了头。
“余知府,你先说吧。”
“是。”余知府道,“下官走访了宁江县所有村子,看到的是大片荒废的良田。至于那红薯的产量,根本没有传说中那么多。这刘县令是为了骗取政绩,将十亩地的红薯堆到了一亩地里!”
张侍郎心里呵呵了。
他可是知道,余知府这几天都干了些什么。
不过他表面不动声色,道:“嗯,本官查访到的也差不多。我就说,怎么可能有这么高产的作物。”
“张大人明鉴。”
“那就行了。”张侍郎道,“你我各写一份奏章,呈交陛下吧。只可惜啊,陛下明明对此事万分期待,在知道竟然是弄虚作假后,定会震怒!”
震怒好啊!
陛下震怒,刘二傻的乌纱帽肯定是保不住,说不定连脑袋都得砍了!
而他这次为丞相大人办了事,指不定来年就会被抽调回京任职,那样他就赚大了。
两人各怀心事,踏上了返回的路程。
……
“都走了?”县衙后院,项溪还在跟珠珠一起晾粉条。
“走了。”扶风道,“项夫人,这次杨松等人天天跟着余知府,怕是会对少爷不利。”
“担心什么?”项溪道,“你真以为皇帝陛下昏庸无能?”
“不敢。”
“其实我看过了,”项溪道,“当今陛下,已经算得上少见的明君了。只是碍于身体不适,加上生产力低下,所以国运一年不如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