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当天陈庆把他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说新年一定要到家里坐一坐,到时候回合爱人一起接待他的,其实不用陈庆说徐建明肯定也要去,所以半个月前就嘱托父亲找工友为他做一副玺印,烟酒这种俗套的东西自然得有,不过你终究得送一些特别的才能让领导记住。
徐敬文此时正坐在门口和几个邻居闲聊呢,“哦,今天回来这么就被你打断了,我就放在杂物间的那个柜子上了,都是按照你给的样式做的,你去看看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图纸和款式都是徐建明自己想的和画的,玉也是他花大价钱从玉石市场买的,花了得有三万多,整体构造是徐建明前世从电视上看到出土的文物样式,相信会很得陈庆得喜爱,别看他才三十三岁,行事喜好都有些老派,这倒是很符合徐建明,毕竟他重生前基本是和陈庆一样得年岁所以很能理解。
徐建明让父亲给了那个工友一千块,让他拿最好的机器来做,对于他的技术有父亲得担保他信得过,来到杂物间打开左手柜上那个精美得木制盒子,取出中间红布包裹着得玺印,上面是一头由上到下翠绿色逐渐转白得猛虎,爪子、獠牙都雕刻得十分清晰细腻,下方得支柱上刻着许多纹理,正前方还有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徐建明对陈庆得夸赞,也是引用了着名古代贤臣范仲淹的话,寓意陈庆是和范仲淹一样的清官。
徐建明很是满意这幅作品,想不到父亲的朋友当中居然还有这种人,就在这时可能是徐父想看看自己的儿子满不满意就拿着马扎回了家,然后来到了杂物间。
“怎么样,跟你想的一样吧。”
“嗯非常完美,爸您那个工友是专门干雕刻的吗,怎么能做出如此精良的作品,之前也从没听您提起过。”父亲认识瓦匠和木匠他都能理解,因为他父亲就是干这个的,在十里八乡也有威威,这个装着玺印的木盒可能就是父亲的朋友做的,银关金锁、棕黑色的檀木,细腻的光泽也可称之为上品了。
“咱们家又不做玉的东西,我当然不会在家里提这件事了。”徐父呵呵的笑道,看来这个朋友跟他的关系很好啊,“他在你小时候还经常来家里做客呢,只不过你可能都不记得了,他现在搬到渤威去了,只不过老人还在溧阳所以他一个月前回来了,你一找我我就立马想到他了。”
这下徐建明可是有印象了,徐父年轻的时候一共两个好朋友,一个在三十五岁的时候出了车祸离世了,另一个搬走了。
这都发生在十三四年前了,那时候徐建明也就七八岁只有些模糊的印象了,不过名字他还依稀记得“是海叔吗,我还有印象的!”
其实徐建明忘了他具体叫什么了,只记得当时父亲一直让自己喊他海叔。
“你小子记性还真不错,就是你海叔,不过他今晚就带着老人去渤威了,本来还想再给你精修一下的,因为他看了这个玺印的款式也是十分的喜爱和欣赏,想做出一副好作品,所以才用了半个月,今天他又不得不走了,只好让我给你带回来了。”徐父说话的时候一直洋溢着笑容,看来能见到这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他也十分的高兴。
徐建明心里默默的记下了,以后有机会到渤威去一定要当面感谢海叔。
……
今天就是除夕了,徐建明不想下午亲戚都来的时候自己不在家,早上六点徐建明就跟曲富军约好了,二人一起开车去北陵市区,因为陈庆一家人就住在那,陈庆其实是北长人,只不过在岭东工作时间长了,这几年又会一直在北陵所以就在这里买了房子。
到溧阳用了四十分钟,再从溧阳到北陵用了一个半小时,与陈庆去的联系后知道了地址。
其实徐建明是不想和曲富军一起来的,毕竟两个下属一起来而且身份地位不同,你这不是让领导为难吗,领导总不能厚此薄彼吧,不过曲富军坚持他也就没再说什么。
陈庆所住的地方在北陵的郊区,徐建明一开始也觉得很正常毕竟为官者家里的人都很收敛不会去买那些很贵地段的房屋对名声有影响。
来到了潘阳路,令徐建明没想到的是这一带居然都是许多市委领导居住的地方,两人一路走来看到许多挂着政府或者公安局等牌照的车辆。
很快来到了陈庆告诉徐建明的住址,这可是让两人惊呆了,因为他的家居然是一栋三层别墅,装修古朴,用料也很讲究倒是很符合徐建明对于陈庆喜好的判断,文人雅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