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读书读了这么多年,整个家族除了一个老举人,就只有几个秀才和童生了。
孙家看似在这个偏远山区,还算有脸面的大户人家,可,一旦走出普双县,孙家什么都不是。
孙拥维又询问老举人的意见,老举人半眯着眼,斩钉截铁道:
“孙家的读书人都去参加考试,我们孙家全体投靠知县大人。”
孙拥维一愣,不可置信地问:“为什么?”
这不是开玩笑,像这种站队,一个不好就会牵连全部家族。
老爷子这是用整个孙家作为赌注,赌沈如海能够在普双这个烂摊子上,做出一番政绩。
“我听说,沈如海是因为得罪了庄亲王和庞太师,才会贬到咱们这里的。”
孙老爷子瞟了孙拥维一眼,慢慢悠悠地说道:
“他得罪了谁,与我们无关。”
“你以为,你现在不投靠沈大人,以后就能够投靠了吗?”
“真是愚不可及,沈如海连中三元,娶妻镇国公独女,就连他女儿都是皇上亲封的乡君。”
“要不是他们得罪了人,你我能够见到他的面吗?就连给他提鞋都不配。我们孙家在普双县蛰伏这么多年,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重建孙家昔日的荣光,而现在,就是我们孙家发家最好的时机。”
李国海决定观望,他倒要看看,沈如海到底有何能耐?
反正他既没有得罪沈如海,也没有别的私心,无论沈如海赢,还是赵有德赢,他都稳如坐靠山。
他李国海,谁的队都不站。
有了粮食的加持,有了沈明珠施粥,灾情得到了一些缓解。
虽然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由于人员众多,几千个人同时上工,各司其职,又有馒头稀饭吃,众人都非常有干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人多力量大,只用了十天时间,县衙就被修建好了。
前面的衙门修建好了,就连县衙后院,沈明珠她们住的地方都修好了。
修好衙门,沈明珠又让这批工人,前去修建她新买的宅子。
沈明珠买了好几套,县衙后院那条街上的房子。
她让人把那些房子全部拆除,重新建立一座四进的院子。
沈明珠一家暂时搬进了县衙后院居住,外面一切依旧。
只用了十多天的时间,沈明珠的名字就响彻了整个普双县。
那些以为没有希望的老百姓,都对沈明珠感激涕零。
“明珠乡君真是大善人啊!她才那么小的年级,就把她自己封地上的粮食,给了我们。”
“是啊!明珠乡君真是活菩萨呀!要不是明珠乡君,我们一家都要饿死了。”
以前街道上的乞丐,现在都有事情做了。
沈明珠提供食物,让这些人在她新买的大山和庄子上开荒。
那些没有住宿,没有食物的乞丐,现在都被沈明珠收拢,让他们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感恩沈明珠的声音越来越多,沈明珠的山上现在热闹非凡。
人们干劲十足,现在就盼着下雨了,下雨就可以重新种庄稼了。
因为,沈知县新颁发了一道通知,那就是,愿意回到原户籍的居民,等到第一场雨后,可以在衙门领取玉米种子耕种。
当然,这些种子不是免费发放给大家的,而是明珠乡君借给老百姓的,老百姓种出粮食以后,第二年秋收以后,或者三年分期还给明珠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