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瀛来时急切,但到了琉球却反而不那么着急了。
同久米村人攀谈半夜,获取了极有用信息。
琉球有民十一万,分三府三十六岛。
本岛分三府,为北山,中山,南山三府。但这个府同大明的府完全是两个概念,北山府管辖9个村庄,中山府管辖11个村庄,南山府管辖15个村庄.....
这么一点人口,又善海贸,原说百姓应该相对富足才对,然而不是,除久米村之外,百姓大多贫困,饥荒时有发生。
王室荒淫无道么?也不是。
一则是这地地方的神太多了,祭司这类的神职人员竟然接近三千人,不事生产,敲骨吸髓。本岛有妹神御殿三十三座,神社八座,寺庙六座,天后宫两座,三清观一座。
宗教的恐怖之处在于喝你的血还要为他叫好,心甘情愿,也没什么好说的。
二则倭乱太甚,日本战国结束,不事生产的武士同浪人农夫不仅仅危害大明,祸害琉球更甚,甚至日本本土也不能幸免。琉球海上贸易遭受极大打击,渐渐就没钱了。
朱常瀛之所以要了解这些,不是关心琉球疾苦,而是在想怎么下嘴。
他可不会像皇帝老爹一样,为朝鲜打架还要自掏腰包,出兵的一切费用都要中山王来出,非但如此,还要把该办的事都办了。
但怎么办?却有点头疼。
关系太熟,以至于不好张嘴。
朱常瀛十分懊恼,应该晚点来,等倭寇将琉球揍的差不多要亡国时在出现才好。但鬼知道萨摩出兵这么慢啊,相比于鹿儿岛,澎湖可是要远过许多。
朱常瀛同孙元化嘀嘀咕咕好一会儿,方才各自就寝。
天色微明。
琉球三司官郑迵、向里瑞、马良弼联袂而至,前来同朱常瀛商议御敌之策。
中山王之所以没来,其实是放弃了指挥权,不然两个王,到底听谁的?难免尴尬。人虽软弱,但眼力还是有的。
朱常瀛很不客气。
“本王昨日在军营看过,你们不会想着用这样的兵同倭寇在陆地作战吧?”
郑迵万般无奈,“可海上作战,我等更加不能啊,倭奴的铁炮射程极远,更有粗大铁炮能将船体崩裂。而陆地,我军熟悉地形,辗转腾挪之下还有的打。”
倭军的所谓铁炮,其实就是鸟铳,单兵武器。
朱常瀛微微颔首,“你说的倒也无错。只是不知倭寇何时才会进犯,我意兵分两路。琉球水师同瀛州水师合二为一,由本王统帅,北上御敌。陆上布防仍旧由尔等负责。”
马良弼惊惧起身,“萨摩海船极多,甚至还会有倭寇帮凶,殿下之战舰虽有巨炮,但只有五艘啊,北上御敌不如固守那霸,请殿下慎思。”
“我意已决,不必多言!”
同他们解释没有意义,解释了他们也听不懂。
倭国主力战舰称关船,类似于后世装满集装箱的货轮,朝鲜海战被明朝水师揍的毫无还手之力。这种船,在外海就是活棺材。
虽然朱常瀛只带来五艘战舰,但火力方面足以秒杀倭军,倭船没有火炮啊。这样的优势不利用却选择登陆作战,难道要带着一群猪队友寻死么?
郑迵、向里瑞、马良弼几人面面相觑,却也不敢反驳。
朱常瀛思索了片刻,又说道。
“有关陆地防守,本王也说几句,听与不听全在你等。逐岛防御可行,但最好不要固防一地,而是以骚扰迟滞为主,敌来我走,敌走我打。将百姓同物资都藏进林子里,莫要叫倭奴临战补给。”
郑迵摇头叹息,“此事我等也想过,但百姓固执,若强行迁离反而会招致反叛。”
好吧,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便各打各的。
打定主意,朱常瀛便拖着几人前往港口,交接兵权。
琉球大小战舰17艘,划拨11艘归入瀛州舰队,各类人员加起来有7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