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信不信我给你女婿穿小鞋!(1 / 2)

重燃2003 长卿还成都 3056 字 4个月前

2003年7月16日16:30

“王校长、郑副书记,各位校领导,我觉得今天这么谈下去,也没什么意义。”

努力压制怒容的秦天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后,看了一眼身体不适依然坚持在谈判桌的王德超,继续说着,

“不如……我们双方都冷静冷静,我也知道,你们也不可能匆忙的下决定。

我的条件已经开出来了,要不你们向主管部门汇报汇报,五天后我们再谈?”

王德超苍白着脸,心里却在骂着娘。

狗日的秦天川,完全没安好心!

復旦大学的持股转让,确实是需要得到主管部门的审批。

但这是之前便定好的架构,此时的復旦大学所需要做的,只是交易草案的‘备案式’审批。

让復旦大学去汇报,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秦天川说不陪他们玩了,他准备走高层路线游说了。

王德超一脸歉意的望着秦天川,“谢谢秦董体谅!确实我们双方分歧较大,但还是可以坐下来谈嘛。

这样,我们也和相关领导汇报一下情况,毕竟在很多事情上面,我们没有自主权,贵方‘部分转让’的条款与复旦以前改制的框架不符,我们也需要上报等领导定夺。”

话是这么说,王德超心里却暗忖着,正好,他也需要时间向教育部、国资方面汇报,变更校企改制的预设方案。

有钱了不起啊!

你信不信等你女婿进来了,我给他穿小鞋!

……

2003年7月16日18:07

“老师,秦天川半个多小时前,已经乘坐私人飞机离开华亭,目的地是燕京,将于19:50分到达。”

杨志远一边给智柳布置着筷匙,一边向他汇报着情况。

拿着温毛巾擦脸净手的智柳,只是淡淡一笑,“可惜,他来晚了一步,只能碰钉子喽。”

该安排的,他已经安排好了。

安坐后,看着桌上的菜,他嘴角一垂,“今天食堂吃红烧肉?

这一看就是小锅炒出来的,怕是志远你安排的吧?

说好一个月一次,这个月已经吃过了。”

智柳爱吃红烧肉。

他说,挨过饿的人和没挨过饿的人对红烧肉是完全不同的感情。

智柳挨过饿吗?

真挨过。

特定的年代里,挨饿这件事,并不以你出身贵贱为转移。

所以,这成为了智柳教训年轻人的一件资历。

杨志远嘿嘿笑着,“这不是应该庆祝庆祝吗?我就自作主张安排食堂做的,算我请老师的。”

智柳没好气的手指点了点他,“下次不许了!”

……

2003年7月17日7:40

七月中旬的锦城最是闷热不过,早上的气温并不高,但足以让人从汗水淋漓中起床。

全国人民都在早九晚五的时候,报社的作息时间却和大学生一般,坚持着早八。

不过更苦逼的是,学生有寒暑假,但是打工人却没有。

记者这个工作更是如此,上进心强一点,便是全年无休的节奏。

公交车门口的刘涓涓叹了口气,紧了紧挎在身上的大包,义无反顾的冲下了车。

迎面而来的,便是脱离空调范围后空气中的湿漉漉热气。

她很想买辆车来代步,哪怕是辆哈飞路宝也好。

可是打工人打工命,命不好的她,完全没这个能力供车。

打工致富,这完全是天方夜谭。

龙蛇各有道,每个行业都有自己来钱的渠道。

比如网站编辑,主要的工作就是转载其他媒体的稿子。

每天都有类似KPI的考核,要完成一定的数量类似100or200篇,才能拿到全额的绩效工资。

但是如果他发客户的推广稿件,一篇几十块,每天来个10篇左右,一个月下来远比自己的工资高。

而且全是个人收入,私下交易还不用缴税。

媒体记者的灰色收入也是跟随着他的工作内容产生的。

比如说,某企业私下里找到某记者,请他给自己写一篇报道,发布出来就给一笔钱。

反正记者的工作,本来就是写稿子嘛。

这样,记者每月悄悄的写几篇“客户稿”,收入颇丰。

这只是灰色收入来源之一。

记者平时去采访企业家、参加发布会,企业请旅游,逢年过节的,都能收到车马费等现金红包(500-1000元不等)和礼品。

再比如,作为撰稿人替企业写稿,一篇1000左右。

不过,这些都是小额收入。

对于记者而言,一些没有发出去的稿件,才是最值钱的。

官居一品

哪怕是在物价低廉的世纪初,这样的稿件也是6位数起步。

无非是刊印之前,先让相关企业预览部分的内容而已。

钱到位,稿件不稿件的就无关紧要了,都是‘还不成熟’的内容,需要雕琢。

一来二去,大家都成为了朋友,客户稿的资源也就有了。

作为一个入行还没两年的菜鸟记者,刘涓涓还没有固定的企业朋友,自然连小额收入都不会有。

在报社大楼背后小巷子里的包子店门口买了个包子,一杯豆浆,刘娟娟站在路边恶狠狠的咬着。

没办法,包子这种味道大的食物,是被办公室明令禁止的。

但刘涓涓最好的便是这一口,只能忍耐着闷热站在店门口吃着。

该死的TOP集团!

穷酸的宋儒华!

她原本以为,去年报社曝光TOP是因为价格没谈好。

刘涓涓写完稿件后,开了个行业最低价,满怀信心的发到了TOP集团一号人物戴礼辉的私人邮箱,却石沉大海。

10W都舍不得掏!

怪不得之前会被前辈们曝光。

还耗费了她几个月的时间调查。

到头来只有报社的一千多刊面费。

她越想越气,手里的包子都不香了。

狠狠地啜了一口豆浆,她准备今天翻翻企业名录,看看下一步把工作重点放在哪家企业比较合适。

“请问,您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刘涓涓记者吗?”

耳边传来了一道男人浑厚磁性的声音,很是好听,让人心生好感。

刘涓涓缓缓的将耳边的碎发绾了起来,露出自己的侧颜,而后这才抬起头来微微一笑,

“是的,有……啊!”

让她万万没想到的事,迎接她温婉笑容的,却是一记重重的铁拳砸在她脸上。

刘涓涓顿时就被打懵了,她甚至第一时间都没感到痛楚。

特么的瞎了眼了吗?

老娘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好吧小家碧玉的弱女子,你居然下的了手?

她呆呆的望着眼前带着头套的男子,一脸的难以置信。

随后,她又惊奇的看见了天空上的飞过的小鸟,而后传来的是头皮的痛楚。

直到过了一两秒后,她才坐在地上杀猪般的叫了起来。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竟然有人当街行凶?!

随之而来的,却是好几个蒙着脸的便装男子对她进行着拳打脚踢。

男人们很有分寸,没有动用什么工具武器,只是用着拳头与腿。

配合的也很是熟练,一人拉起刘涓涓的手臂,另一人便是一肘狠狠的砸下。

咔嚓!

没等刘涓涓的惨叫出身,又是一人抱着她的肩膀,一人扯着她的右腿,而后旁边一人重重的踹了上去。

刘涓涓可以清楚的听到自己骨折的声音。

年轻女人的惨叫引起了路人的注意,却被站在圈外那几个膀大腰圆的蒙头男子玩味的眼神给震得不敢上前一步,只能驻足在远处围观着。

流氓太多,好人不够用。

有点正义感的人纷纷找着电话呼叫着巡捕。

蒙着头的杨炳南看着这情况,嘴角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