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学校的称呼(2 / 2)

“饿了吧,我让膳房给你准备了吃食,吃完饭,三哥带你去我的燕城转一转!”

听到赵斌说要带她出去玩,赵璎珞的兴致一下子提了起来。

早饭或者说是午饭过后,在王伍和十名护卫的保护下,赵斌带着璎珞公主,还有灵儿和翠儿一起出了王府的大门。

赵璎珞四下望了望开口问道:“三哥,我昨晚听灵儿说你在燕城建了一个叫什么学堂的书院,听说跟其他的书院不大一样,我们去那里看看吧?”

古代的学校,是按照礼制和规模来称谓的,分为塾、庠、序、泮宫、辟雍等,这些称谓,大抵是在上三代(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形成,并落定为礼制规范。

塾:是形声字,“孰”通“熟”,意思为瓜果等作物成熟了,可以享用了;“土”指园地、地方;这两个意思合起来表示享用成熟瓜果的地方。古时,瓜果作物成熟后摘收回来,就堆放在宅门内两侧的走廊或堂屋里,是家人、族人们聚合尝鲜的地方。

但是这种地方一年中只会在特定的季节使用几次,平时大都空闲着,于是也就被兼做教书就读之所。西周时,这种规制已经被确定下来,成为家族设置的初级学校,也称为家塾或私塾。正所谓“古之教者,家有塾。”

其次是庠(xiang)读二声,“庠”是比“塾”规模和等级更大更高的学校。

序,本意是指房屋的东西墙,引申为场所,也做为学校的别称。《周礼》记载:“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序”那时也是教xí射箭的场所,其部分功能类似于今天的体校,其实从另一个角度去想,所谓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就包含射箭这样的教学。

宫泮(pan,去声)宫:是贵 族子弟学校,大概贵到诸侯级别。《礼记·王制》:“诸侯曰泮宫”,所谓“泮水”,反映了当时的礼制,诸侯创办的学校建筑格jú只能是三面环水。

这类学校注重的不是规模,而是地位和档次,后来的科举制度中,生员入学也称“入泮”。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稷下学宫就是此类性质,稷下学宫的存在,曾为当时段“百家争鸣”开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先秦时期学术文化的繁荣。孟子,荀子都曾在稷下学宫就学过。

辟雍(bi,去声):“天子曰辟雍”。辟雍是在诸侯之上的、最高层的皇家子弟学校,是最高学府。后世所熟知的国子监,就是这个性质。

书院,就是大家最为熟知的一种,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四大书院有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叀白鹿洞书院和嵩阳书院。其他的还有石鼓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等等,书院的兴盛是随着科举制的发展而逐渐壮大起来的。

以上这些都是古代学校的雅称或者别称,而赵斌兴建的燕城学堂在其本质上和以上的这些学校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要说区别,可能会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区别,毕竟穿越而来的赵斌带着后世的知识储备,而这所学堂也仅仅是个开始,是个雏形而已。

一行人乘坐马车来到燕城学堂的门口,此时的学堂还没有下学,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学堂周围。

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砖砌的影碑,上边用红色朱漆写着“为燕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两行大字。

赵璎珞望着影碑上的两句话,暗自思索,片刻后,她转向赵斌问到:“三哥,为什么不为大夏之崛起而读书呢?”

赵斌没想到她会问道这样的问题,于是开口解释道:“夏即是华,华即是夏。”赵斌说完沉吟了片刻又说到:“不过中华又不仅仅代表我们大夏,未来的中华是一个强大的多民族融合的伟大国家,对,就是这样!”

赵璎珞看看赵斌,又看看墙上的两行字,突然笑着说道:“嘿嘿,不懂,三哥说的太深奥了!”

赵斌没有去介意这些,只是淡淡一笑,他知道,在古人的观念里,还没有形成这种民族大一统,民族大融合的观念,大家的意识还停留在各自的民族观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