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下面是一条河流,山谷太狭长,又窄,根本不适合她们这几千人居住,半山腰的几户人家都是用木头做的木房,两边住着的人,相互喊话,大声说都能听到,但要见面却很难。
大家都不知道咋走了,以前干旱只想找有水的地方住,现在被海浪一冲击,看着大地变成一片汪洋,现在又怕水了。
翠花说:“那我们就顺着半山腰的山道往上游走,我们先下去几个人问一问那些住户,往上游能到哪里去?”
最后翠花,盛二爷,小金小银下去,小猴子豆豆呲溜窜上翠花的肩膀,表示要跟着,翠花只好同意了。
四人一猴下山去,山上罗鸣扬小安,向阳,陈小虎几个人主持。
下山来到了第一户人家的房子边,小路用小石块做成一个个台阶,走下台阶是茅房。
后面一个平时舀农家肥的一个一米宽的方形洞口,洞口上还放着一个比大面碗大一些的呱当,还能听到猪的哼哼声传来,绕过茅房,听到了狗吠声。
好亲切好熟悉的感觉,院子是没有做院墙的,敞开的院坝,院坝靠厨房那边有两棵核桃树,核桃树中间的空位有一张石桌,石桌四方有四个圆形的小石柱,做凳子用。
小主,
靠院坝外面的核桃树上拴着一条大黑狗,大黑狗汪汪汪的叫声,引得豆豆向它呲牙,狗吠声引起了屋里人的注意。
走出来一对老夫妻,看着是几个年轻的娃儿和一只猴,翠花先笑咪咪的喊:“爷爷好,婆婆好。”
老夫妻应到:“好,都好,你们也好,娃儿们你们是谁,从哪里来哦?
“爷爷婆婆,我们是大山那边的人,我们那边地震了,海水倒灌过来,我们那边已经变成了大海,我们是穿过森林走到这里的。”
“唉呀,可怜的娃儿,老婆子快,快去给几个娃儿拿几个杂粮窝窝头,来来娃儿们你们坐,爷爷去给你们倒碗开水。”
翠花眼睛红了,这多像自己前世的爷爷奶奶。(前世林安若小的时候,也是叫婆婆的,是她娘说她土的很,人家城里都叫奶奶,林安若为了迎合娘,就改了口,后来娘不管她了,也叫习惯了,就没有改,村里的孩子还是叫的婆婆,翠花突然很想爷爷婆婆了)。
善良又知足,很快老婆婆拿来四个窝窝头:
“吃吧娃儿们,这是我中午做的还软呼着,你们将就着吃点,别嫌弃。”又匆匆回厨房端来一碗泡菜,四双筷子。
老爷爷也拿了四个碗,提了一个茶壶出来,给每个人倒了一碗清茶,好像是自己种的,没有炒制过的茶叶,因为翠花刚刚看到核桃树那边的地里有几棵茶树。
四个人就着茶汤吃窝窝头,翠花把窝窝头一分为二,给了豆豆一半,豆豆从自己背的包包里拿出壳壳碗,翠花把清茶也给它倒了一半,豆豆又指泡菜,翠花又给它夹了一根长豇豆。
豆豆坐地上把它的壳壳碗放地上,一只猴手拿窝窝头,一只猴手拿豇豆,咬一节泡豇豆,又吃一口窝窝头,还把两手的东西一手拿着,端起壳壳碗喝一口清茶,还学人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声。
两位老人看着这成精了的猴子也欢喜的很,吃过东西翠花又找两位老人聊天:
“爷爷婆婆你们这是哪里?”
“我们这里是燕国呀!娃儿们你们是哪里人?”
“我们是大梁国。”
“大梁哦,那可是个大国,不过听说几年前那里闹旱灾,干死了好多人。”
几人都有点难过,“是呀,死了好多人,我们就是从旱灾地逃出来的,本想找个有水的地方住,结果地震了,海水倒灌我们又没有了家。”
“唉呀,这老天爷也是专找一个地方坑哟,病痛专找穷人,麻绳专门断细处,娃儿们也太难了,那你们想在这里住下吗?”
“我们不在这里住,我们逃出来很多人,但不知道怎么走,就是来找你们打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