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全国独一份(1 / 2)

陈旭东说:“这已经是各项优惠政策叠加,通过计算降到最低,全部免税实在是没有这个先例。”

成文海的声音降低一些,问:“陈处长这位同学,能不能介绍给我认识?”

这是想钱开路?

祝晓敏及时插话:“成先生,我倒是另有一个主意,或者成先生可以听听。”

成文海心里七上八下,已经没有深聊的兴致,只是顺着说:“祝局长请讲。”

祝晓敏说:“虽说不能全部免税,但是我们可以申请部分产品免税,比如我们内地外销的产品,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免税。”

成文海顿时来了精神:“内地外销的产品?”

祝晓敏点头:“比如铁制品、纸制品,应该是港城稀缺的,在贸易公司也会占一定的比重,这一类产品按比例免税,可以节省很大一笔资金。”

铁制品和纸制品确实会占很大的比重。

成文海不禁怦然心动。

祝晓敏跟着又说:“还有,前头成先生提到的布料、布匹和机械,我们还可以帮忙联系资源,绝对是直接的厂家,不需要再经别人的手。”

陈旭东跟着补充:“而且,不管是布料、布匹的款式,还是机械的性能,必然是全国独一份的。”

成文海有点不信:“全国独一份?”

陈旭东含笑说:“成先生有所不知,之前我们祝局长就在纺织厂工作,亲自研究出来的新款布料曾经受到全国同行业的关注。”说着,从包里拿出一份资料递过去,“这是当年的相关报道。”

祝晓敏说:“虽然我离开三年,可是纺织厂应该还留有一些情面,由我联系,可以给成先生最大的优惠。”

成文海把资料打开,入目就是祝晓敏登在报纸上的照片和相关的报道,仔细读完,又再问:“祝局长说离开纺织厂已经三年?”

陈旭东接口说:“就是因为这次展示会,祝局长的表现被国家经委注意到,才把她调到经委,这一次是人事部特意选中,来负责招商引资的工作。”

原来如此。

成文海听着,又已经心动,还是勉强压住,又问:“刚才祝局长还说到机械?”说着,看看陈旭东。

陈旭东又拿另一份资料给他:“这个厂子的厂长,和祝局长一样是清大毕业,自己创业办厂,中间仅他本人的发明专利就有二十七项。”

成文海把资料一页页细翻,却是所有专利证书的复印件。

祝晓敏旁边说:“成先生看这资料,是不是很清晰?”

成文海一愣,仔细看,这些专利证书除了是黑白的,清晰度和原件一样清晰,忍不住点点头。

祝晓敏解释说:“这就是他们自己配置的一台复印机复印出来的,较国外最先进的复印机还要清晰。”

成文海错愕:“他们自己配置的?”

严格的说,复印机属于电器,目前因为价格昂贵,就连国外也不普遍。

陈旭东取一张照片出来:“机械厂和电器厂虽说是两个厂,厂区却在一起,这台机器由两个厂共同装配。”

成文海见照片上是一个不小的厂门,两侧各挂一个牌子,分别是“京城逐鹿机械厂”和“京城逐鹿电器厂”,就问,“这两个厂的关系是……”

祝晓敏说:“两个厂的资金来源一样,只是两个厂的负责人是分开的,各自经营。”

成文海问:“这款复印机,不知道在什么价位?”

祝晓敏笑说:“这个我们还要再和厂里联系,没办法马上回答,只是保证可以比别人更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