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宁微微颔首,表示认可他们的分析,她目光转向郑元璹,继续问道:“至于第二件事,舅舅在电报中提到,要派遣释道儒三家代表前往天竺,此事你们又是如何看待的?”
郑元璹闻言,神情变得郑重起来,他缓缓说道:“派遣释道儒三家代表前往天竺,推行教化之事,属下认为,此乃高瞻远瞩之举,意义深远。”
他略微停顿,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解释道,“太国舅在电报中也提及,大唐要真正统治天竺,仅仅依靠武力征服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从文化和思想上,彻底征服天竺百姓的心。”
“天竺之地,宗教信仰繁杂,各派林立,百姓的思想观念也与我大唐差异巨大。若不加以引导和教化,恐怕难以真正归心。而释道儒三家,乃是我大唐文化的精髓所在,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足以教化人心,移风易俗。”
郑元璹语气诚恳,目光中充满了对窦乐策略的赞赏,“派遣三家代表前往天竺,正是要以文化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天竺百姓,让他们逐渐认同和接受大唐的文化和价值观,从而从根本上消除隔阂,实现真正的融合。”
崔君肃也接口说道:“郑先生所言极是,属下也认为,文化教化乃是治国之本,尤其是对于天竺这等文化差异巨大的异域之地,更是至关重要。若是能够成功推行教化,必将事半功倍,为大唐在天竺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
李秀宁听完两人的分析,沉吟片刻,再次开口问道:“既然你们都认为派遣三家代表之事可行,那么在人数规模方面,你们有何建议?”
郑元璹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关于人数规模,属下认为,此事不妨交由释道儒三家自行商议决定。毕竟他们各自的情况不同,对于天竺的具体需求也不甚了解。
不如让他们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对天竺的初步了解,自行决定派出多少人手为宜。我们只需将太国舅的旨意传达给他们,让他们明白此行的重要性和意义,相信他们定会尽心尽力,妥善安排。”
崔君肃也表示赞同郑元璹的建议,他补充道:“属下认为,可以先与三家代表进行初步沟通,了解他们各自的计划和想法,然后再综合考虑,确定最终的人数规模。
此外,在人员选拔方面,也需慎重考虑,务必挑选那些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且富有开拓精神之士,方能担当重任,不负太国舅的期望。”
李秀宁听罢,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赞许之色,她目光坚定地说道:“两位先生所言极是,此事就依你们所言,尽快安排落实。崔主事,你负责继续跟进商队代表出发的事宜,务必确保一切顺利,不得有误。”
崔君肃起身抱拳应道:“属下遵命!定当竭尽全力,办好此事。”
李秀宁又看向郑元璹,吩咐道:“郑先生,派遣释道儒三家代表之事,就由你全权负责。尽快与三家取得联系,将舅舅的旨意详细告知,并与他们商议确定具体的人员安排和出发时间。此事事关重大,务必尽快落实,切不可耽误了舅舅在天竺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