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冬去春来(2 / 2)

窦希璎对郑慎说道:“这个,虽然钱不少,但还是太慢了,每天跑那么多路,鞋子都磨破了不少。”

郑慎已经想好对策:“有几个年龄小的番夷,他们的罚金少,咱们雇佣他们。然后找几处将房屋租下来,然后让几个小番夷去找人来租咱们的房子。”

窦希璎点了点头,这事他在长安见过。

租下一院子,再按屋分租出去,挣差价,这个钱好挣。

谁想,郑慎说道:“咱们先收租金,一但发现谁没有文书,就叫人去举报,租金也不退,抓人的赏金也要……”

窦希璎:……

这群小家伙创造了一个产业。

只是,好景不长。

番禺当地很快就有人发现了这个商机,他们比郑慎和窦希璎人数多,而且是当地人,还会说番夷的语言,而且还有更多的屋子。

窦希璎和郑慎呢,没办法,换行业了。

因为他们发现,番商将丝绸混装,普通人看不出来,出身世家的他们却能够分得清,锦绫、罗绢、丝割……,这差价可是相当大,那关税也是不同的。

竟然还有奸商,给整匹的锦绫接上几尺丝割。或是用接上深色的丝绸,来掩盖珍贵的紫色锦绫。

窦希璎、郑慎找到相关的衙门。

把事一说。

番禺的官感觉头有点疼。

人手不够了。

可是呢,就算是不看着谁的面子上,有人举报番商逃税,却也不能不管。

只是,有些案子实在太小。

小到不值得派人去查。

就这样,一层层报上去,所到冯智戴这里,冯智戴亲自给窦乐写了一封信。

前前后后,情况也说的详细。

当窦乐看到窦希璎和郑慎,竟然想出租房子引那些滞留在番禺的番夷们来住,然后再分辨谁没居住文书后,去举报,把人送进大牢,罚款还要分钱,而且还不退房租之后。

窦乐心说,可别把这些家伙放回来。

这群小东西,心眼挺坏的。

窦乐呢,咬了咬牙,写了一篇长达五千字的建议书。

让冯智戴收编这些小家伙,充当临时的吏员。

后面还标注了相关建议,让他们往前冲,番禺的正式官吏也可以当公正的好官吏,千万别给他们放权,也别搞什么发现漏税就给赏赐这事。

找几个老税吏,办一个关于对番商贸易,码头管理,关卡税收等等学问的学堂。

让这些小家伙,一边读书,一边干活。

总之,窦乐想了办法,找了理由,就是一句话,绝对别把这些家伙放回钦州来,一定要留在番禺,实在不行,自己出点钱来整修一套院子给他们当学堂,当宿舍都行。

窦希璎、郑慎带着一群小家伙,似乎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番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