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怕是有‘内鬼’(1 / 2)

长相非凡,允文允武,哪个少女不怀春?眼不见身旁小女儿,已经眼露迷离,怕是与她姐姐一样,再难回头。

蔡邕叹了口气,见过高山云海,再见土丘雾霭茫茫,谁人还能入眼?

包括他这个师父,自家徒儿与其他青年才俊一比,根本不值一提。

还未及冠已开创新的词章,已有大家风范,礼,乐,射,驭,书,数君子六艺好像无一不精,天赐少年,能为其师,也是荣幸。

蔡邕抬头观瞧,摇摇头闭目感慨,曾经稚童已高他一头,儿时场景历历在目,一晃已过十年有余,稚童之音犹在耳边。

提气一口,缓缓吐出,昨日言语间蔡邕已有计较,心下有些复杂。

但不得不过问,事到临头,必须确定问个究竟,如若不然恐生大事,冷眉一竖:“贞姬,你且退下,关上房门守在门外,告知王护院,十步之内不准任何人靠近,违者不必留情!”

还在玩手指梦游的蔡贞姬闻言,迷茫一抬头,想问问自家父亲适才说了什么,可迎上一双冷目,吓得连忙退了出去。

李悠见之也收摄心神,这表情举动又独留自己,不用猜接下来肯定是关于自己的事,也肯定不是小蔡蔡的事。

房门一合,静谧无声,师徒二人沉默对视,气氛有些沉闷严肃。

蔡邕双眼一眯,一声呵斥:“跪下!为师有话问你。”

不敢犹豫,扑通一声,李悠跪得端端正正。

蔡邕心中最后一丝侥幸破灭,天地君亲师,官服袍摆在身,代表大汉朝廷,头戴刘氏冠,代表刘姓皇室,按礼制最少要去冠冕、单膝跪地,自己徒儿不可能不懂礼数。

但李悠想也没想直接双膝跪地,蔡邕见之心下了然,在自家徒儿心中,至少他这个师要比那个君份量更重,有些欣慰也有些沉重。

没有废话开口直问:“徒儿,你可与那蚁贼头领张角有所勾结,这反叛你可参与?”

突如其来一句诘问,问得李悠云里雾里,不知为何有此一问,这话题太过敏感,内心也怦怦直跳,如实回道:“不曾,与之有过数面之缘而已,祸起天下之事与徒儿无关。”

蔡邕神情不见缓和,面黑如墨:“那你可是提前知晓?或者汝亦有不臣之心?”

一言闭,李悠惊觉抬头,但见蔡邕眼眉紧蹙,表情严肃,又如此阵仗,这是看出来了,还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昨日才刚回来,短短一晚就看出心中所想?这不太可能。

昨日久别重逢,师父没有半分寒暄,见面就是喝问,现在细想对话,这不就是问心三问‘问心、问名、问志。’

这与当初拜师时的场景何其相似。

原来如此,师父当真是师父,刚才这是对自己最后的试探,以他自己为标杆,有些以身入局的意味。

看来一入蔡府,自己便在考教中,现在这是准备让自己摊牌了。

李悠有些郁闷,先是张氏摊牌,现在又是师父,自己脑门是不是写着反贼二字,谁都看得出来?

这可不是个好消息,他可没想过做张角第二。

埋眼看地,语气平缓:“师父,何故有此一问?”

见李悠思虑片刻后才作答,蔡邕脸上不喜不怒,语气平淡:

“中原蚁贼四起,诏令刚出,你就与辽东壤平厉兵秣马,似静待许久,却不见平叛,转首去了草原,获牛羊数万而回,一应所得,无一上缴,无诏越境起兵,你想干什么?”

李悠内心咯噔一声,这些行为确实经不起推敲。

如果有人拿此事做文章,当真说不清,如果被打上反贼标签,那只能跟张角一起干。

这其实也不错,只是难度加大,就算反贼出身,到时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蔡邕瞥了一眼,见李悠脸色变换不停,不知心中所想,语气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