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这么一动,大都督待梁聿更加热情,看梁聿那眼神和看自家子侄的眼神也差不离了。
二人在营帐里光说也就是纸上谈兵,他看完梁聿写的制作方法,知道还能调望远镜的倍数和清晰程度,立即来了兴趣。
派遣亲兵去把武器营里削弓箭,制弓弩的大匠找出来制作梁聿图纸上画的望远镜外壳。
至于他自己本人,则是随着梁聿一起去珍玩店里找制作望远镜最关键的水晶透镜。
大都督大手一挥,整个台州城,用来制作叆叇的水晶镜片全流水一般往军营里送,连带还有七八个会磨镜片的匠人。
梁聿虽然知道原理,但磨镜片这种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来。
一天的时间,在梁聿的指导之下,还有多位匠人的帮助之下,做出了好几架不管是清晰程度还是外壳精致程度都远超梁聿当初在明州制作的“小孩玩具”的望远镜。
大都督当然是再满意不过。
而随着这一天跟在梁聿身后,对他更加深入的了解,他对梁聿这个未来妹婿/侄女婿,是更加满意了!
从梁聿今日浅浅几句话,大都督就知道此人涉猎颇多,且还不是一个小器、藏私的人。
既然如此,大都督也不多顾及什么了,把自己在军中时长能碰见的一些不要紧,想改又没有什么好方法的小麻烦拿出来问了问梁聿的想法。
其中之一就是好旗手难培养,还有旗语的局限性。
这里的旗手和旗语,指的都是他们水军在船上传达信息的方法。
来参军的大多都是贫苦人家的儿子,或者祖上便是军户,大多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旗语要是设置的特别复杂,他们记不住,要是设置的简单了,又容易被地方破解其中意思,而且有时候隔得远了,看人都是小小一点,那旗子更是,风一吹,旗帜纠结在一起,都不知道舞的是什么意思了。
距离也是一个问题,不过好在如今有望远镜了,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了。
但旗语过于复杂,不是所有将士能看懂,传达也没有那么迅速的问题,还是要想办法解决。
经过酒精、缝合、望远镜三次之后,大都督现在对梁聿有莫名期待。
他看向梁聿:“贤弟,想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