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聿怎么能认下这个,摇头同荣四掌柜的解释:“这叫宋体,又叫印刷体,是专门为了印刷创造的字体,也是我从那书上学来的,那书上用的就是这个字体。”
真所谓撒了一个谎,就要用无数的谎言去填补,不过粱聿心态良好。
反正阿爹和荣四掌柜的问他书,那就是已经被四郎一泡童子尿泡烂了。
荣四掌柜的果然也没有深究,嘴里呢喃着“印刷体”这几字,脸上露出了笑容:“印刷体,果然是最合适印刷的!”
荣四掌柜的又问:“为何这印刷体横细竖粗,是字体太小了,所以做不到一样粗细吗?”他不问为什么粱聿又叫这印刷体宋体,心想大约不过是一个姓宋的人创造的吧。
荣四掌柜的心中这字体是谁创造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为他所用就行了。
粱聿听到荣四掌柜的问话,也把其中原理和他解释了一遍。
“并不是不可以做到一模一样粗细,只不过把竖线以及比划的端点加粗,便可以抵抗多次印刷所造成的刻板磨损。
只加粗竖线,这般字体依旧纤细清晰,也不影响其美观。”粱聿拿了一个细棍子,点了点纸张上的宋体字和荣四掌柜的解释其中用意。
荣四掌柜的听了粱聿解释之后,果然发现每个字都是这样的规律。
“这样简单的一个小改动,就能让刻板磨损降低吗?”他心中又赞叹粱聿才华。
粱聿点点头,又道:“如今的泥活字勉强可以使得了,将来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金属的活字更加耐用。”
粱聿其实还知道不少活字制作的方法,只不过现在成本有限,先凑活吧。
荣四掌柜的却已经惊掉了下巴,他认为现在的活字技术已经足够优秀了,没想到梁大郎还藏着更好的技术吗?
粱聿手摸着排满了活字的胶泥铁盘,没有注意到荣四掌柜的惊讶的神情,自顾自与他说着下一部计划:“日常印刷中用到的常用字大约是五千到六千左右,每个先制作五套。”
“那就是三万多个了。”荣四掌柜的心中飞速盘算需要的成本是多少。
匠人的月钱都是固定的,主要还是材料的成本。
“可以先紧着创刊号需要的文字先刻印。”粱勉也没打算一口气就把活字做全了。
“急需的时候再提前刻,匠人总是在的,一点一点来,总能集齐。”粱聿又道,“其实用木活字也可以,材料还易得,只不过木活字蘸水容易变形,我目前还想不到好的解决办法,所以暂且还是泥活字更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