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需要让人记住他,不要忘了他冷酷无情、铁血残忍的主张,所以他时不时就搞出一些新闻,确保他仍然还有一定的关注度。”
鲍尼尔有些夸张的哦了一声。
一副恍然大悟般模样的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
“我说怎么经常有他的新闻出现,如果每一次都属实,那他岂不是死了好几十次了?”
“这些人啊,为了保持知名度,为了持续吸引粉丝拥趸的支持,真是凭空也要制造一些影响啊!”
迪尔夫尼拿起酒杯,和鲍尼尔轻轻一碰。
“不管是明星,还是政客,很多人都并不在乎,会给其他人带来多大伤害,一心只想搞出动静,有了影响、才有声望,身价才能水涨船高。”
“尤其是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他们为了往上爬,更热衷于通过各种破坏行为,去制造影响力,越是耸人听闻,就越是能吸引眼球。”
“纳塔尼亚显然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引人注意,让那些强硬分子把他当成英雄,同时认为他被迫害,是因为我们对巴斯坦人忍让。”
鲍尼尔顺势便问道:“那你们忍让了吗?”
“当然没有!”
迪尔夫尼斩钉截铁的说道:“我们一直在努力的解决双方矛盾,只是我们并不积极寻求武力解决而已。”
“况且事一次次的流血冲突,早已证明我们双方,通过武力不仅无法解决矛盾,反而还会两败俱伤,让大家都过不上好日子……”
鲍尼尔默默点头。
但心里,却是嗤笑不已。
什么叫不寻求武力解决?
这绝对是本年度,他听过最好听的笑话。
能把‘打不赢’,说得如此冠冕堂皇,也真是没谁了。
在2003年,伊色列与哈马森之间爆发的战争中,伊色列那些装备精良、弹药充足的精锐装甲部队,是如何被暴打的,许多战场照片和视频,至今都还在互联网上流传。
人家哈马森那边的战士,不管职务级别高低,也不管老弱病残,他们都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哪怕瘸了一条腿、断了一只手,他们要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相比之下,装备精良的伊色列大兵们,却根本不敢正面对抗,只会龟缩在装甲车或掩体里,而且还经常因为扎堆聚团、窗口观望,被打冷枪,死的莫名其妙。
所以……
别说哈马森是得到了某些神秘势力的支持,特别会玩会用无人机搞侦查和偷袭。
前期被偷袭打了个措手不及,是还可以理解,但随着大量先进的反无人机装备进入战场,怎么打不赢呢?
因此。
打不赢就是打不赢。
还说什么不寻求武力解决。
不过……
鲍尼尔也知道,对当前的伊色列来说,强硬显然没有出路。
北边的真主武装,南面的哈马森。
他们都在利用难得的和平时光,疯狂的搞经济、搞建设、抓训练。
尤其是原本经济孱弱,几乎只能靠国际援助才能生存的哈马森。
在之前的战争中,他们差点被围困起来,活活饿死病死渴死。
因而如今他们一边加紧战备训练、修筑工事、囤积物资。
一边大力发展生产,不怕死更不怕环境污染的,搞出了不错的垃圾回收产业。
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不顾危险只想混一顿饱饭,忙于拆卸报废船只、废旧电子产品等等。
他们以牺牲健康、透支生命、污染环境为代价,愣是成了如今全球最大的‘固体垃圾回收处理中心’。
回收的金属,经过简单的冶炼加工之后出口,为他们换来了粮食、医药、机械、机电产品等等。
所以不难想象……
哈马森的实力,是在不断增强。
被夹在中间的伊色列,要是不尽快发展经济、提振实力,将来再次爆发战争,恐怕反而会被吊打,甚至亡国灭种。
而要想快速发展……
对伊色列来说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抱紧米利的大腿。
随便援助一笔,都是几十上百亿米元。
解决经济的发展,自然并不难。
但要提振实力,这年头还真得搞高科技才行。
因此。
在米利忙活完的迪尔夫尼,又秘密前往龙国。
去见当今世界,最会玩高科技的那个男人。
但在这个极为现实的世界,凡事都是有代价的。
迪尔夫尼要想让徐雷,帮助伊色列发展高科技。
那么她又准备付出多大的代价呢?
仅仅只是让徐雷,在伊色列建一座研发中心,招募伊色列的优秀人才为其打工,显然不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至于她准备给出什么样的条件?
鲍尼尔都不用动脑子推测,就能猜到她这个人温和派代表,肯定是要去给徐雷画一个大饼。
既然龙国想要大力开发利用菲州,那么作为亚菲之间极为重要战略地带的中冬,就成了关键。
况且中冬地区,本身就还有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可以解决龙国的能源需求,众多的人口提供庞大的消费市场。
因此。
如果迪尔夫尼承诺,她接替阿勒莎龙之后,能让中冬地区消停几年,让徐雷能放心大胆的做生意。
那么投桃报李,徐雷自然不可能亏待了迪尔夫尼。
至于几年后,是战争还是和平。
还没继位的迪尔夫尼,显然顾不得那么长远,她也没那个实力和资格。
至于徐雷……
鲍尼尔相信,纳塔尼亚都已经被干掉了,他也只有支持迪尔夫尼。
一番闲聊后,两人又不知不觉,聊到了龙国。
聊到了今年,被翻译成了多个语言版本,满世界播放上映,很受许多国家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