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哈切夫斯基将手中的密电随手扔进壁炉中,像是恢复到了以往从容不迫的模样,见对方不开口,感慨的说道:
“我只知道,一架轰炸机从赫尔辛基起飞到维堡,只需要不到一个小时,部队抗生素严重缺失。”
“我们现在可以把部队撤回来,重新挖掘壕沟和防线应对保护伞和芬军的反攻,也可以如你所言最好试一试。”
“铁木辛哥同志你还愿意试一试吗?”
沉思片刻,
内心的悔意硬生生拉住铁木辛哥的脚步,扭头肯定的说道:
“我愿意试一试。”
.....
五万人放在正面战场,
犹如一朵微不可见的水花,但就是这五万人,不到二十辆坦克,五十门反坦克炮,硬生生在半个月的狂轰滥炸下拦住了苏军的装甲部队。
每一公里从一开始的碾压战,到后来的拉锯战。
曼纳海姆看着士兵一点一点变少,看着防线一点一点后撤,直到密集的炮声映入他的耳畔,直到原先的指挥中心被炸成碎片。
“曼纳海姆先生,我们第一批的支援将在隔天下午抵达,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内,我们只能给予您空中支援。”
“不过我建议您,在呼叫空中支援时,不要留部队在防线上,空军的火力和轰炸有些....太密集了,散落的炮弹极有可能会存在波及友军的可能”
身着厚风衣的保护伞军官恭敬的开口道。
不仅仅是因为老板亲自要求他们服从安排,更是因为他对曼纳海姆本能的尊重。
他从情报部了解过双方的兵力部署,
以他们沙盘预估的结果,
苏军的优势远比芬军大的多,可曼纳海姆硬生生靠在指挥的艺术和对武器资源的使用硬生生将劣势转换为了优势。
如果不是苏俄动真格了,他绝对认为曼纳海姆能不凭借外来军队的介入,就能赢下这场卫国战争。
但很可惜,
国家的实力也是战争的组成部分。
曼纳海姆点点头,
对于总统在不征得他同意的情况下签订条约,他并没有多愤恨,相反他很庆幸有人替自己做了这个理智的决定。
“替我感谢林,对了这位先生你叫什么名字?”
年轻人微微一笑,接着说道:
“老板猜到了您会这么说,他要我给您带句话,林先生说他很期望在叙利亚与您的再见面。”
“我叫肯·瑞德,很高兴认识您曼纳海姆先生。”
刚伸出的手被远处传来的炮火声覆盖,冰凉的泥沙飞溅到手背,瑞德原本和善且恭敬的微笑猛地变得多了几分冷意。
“曼纳海姆先生,还请您把前线的部队撤回维堡吧,他们轰炸了你们一个多月是时候让他们也尝尝被轰炸的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