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太子的决意,皇帝欣慰(1 / 2)

大殿之上,李承乾侃侃而谈,颇具大家之风:

“听卫公念叨说刘黑闼一伙只在临近黄昏时才会选择主动开战,拖至天黑,使得父皇即使手握重兵,猛将群出,也不得不选择退去...”

李二陛下重重点头:“确有此事,白天我军攻无不克,战果累累,但等天色一暗大军就会目不能视,即使有战果也只能放弃,刘黑闼借此妖法逃过了数次围剿。”

“蓝田公听闻卫公说过,只有出身苦寒的兵卒才会出现这种症状,而绝大多数的将官们在夜间并不会出现问题,所以在贞观四年夜袭颉利主帐时,才会选取众骁骑。”

李靖也是点头肯定:“确实是因为当年的妖法‘雀蒙眼’留下祸根,臣才不得不率领骁骑冒险行事。”

李承乾继续说道:“蓝田公当时就有猜测,刘黑闼这所谓的妖法‘雀蒙眼’,实际上是种病,一种名为夜盲的病!”

一众武将纷纷打起精神,挺直腰杆,满怀期待的等待着李承乾接下来的解释。

自打刘黑闼那一战后,许多中招的将士们,直到如今‘雀蒙眼’的情况都不见好转,深受其害,使得大唐军队夜间战斗力接近于无。

但要是太子此言不假,雀蒙眼真是一种病,而且有治疗方法,那对大唐军队来说就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大喜事。

李承乾注意到这些过于热切的目光,强行镇定道:“而在那之后,蓝田公与安定公主就在长安城中几番寻访,终于是确定了此病的源头...”

见他还有心思卖关子,同样心系军队的李二陛下赶紧催促道:“此病的源头到底是什么,高明你快接着说!”

终于迈入正轨,李承乾感慨一声解释道:“此病之所以多出现于苦寒百姓...是因为他们终日饥肠辘辘,甚至几年都吃不上肉食的关系。”

“只要长时间缺少肉食,就会出现所谓‘雀蒙眼’的病状。”

一时间,朝廷之上争议不断,任谁也想不到,已经成为隐患的大病,起源就是这样一件小事。

“简直是危言耸听,当年我军有一国之力尚且缺乏肉食,难道刘黑闼一窦建德余党就不缺肉?”

李二陛下同样是紧皱眉头:“高明可莫要信口开河听信了李斯文的胡言乱语,这眼睛的问题,又怎么会和吃肉扯上关系。”

即使面对四面八方的声讨,李承乾也丝毫不慌,只微微一笑,便将手上一沓白宣交到了李二陛下手中,解释道:

“其实,起初听他说起此事,儿臣也是不敢相信的。”

“但在蓝田公的建议下,儿臣这几日亲自调查了一番,并记录下长安城中患有夜盲症的人群分布,果真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父皇请看最后一张纸上的汇总。”

在李承乾的提醒下,李二陛下抽出最后一页,一字一句的浏览,不愿漏过丝毫的细节。

片刻之后,等李二陛下不解抬头,明显是没看出其中问题,李承乾才解释道:

“父皇就没发现,长安的这一百零九坊中,越是靠近东西两市和朱雀大街的坊间百姓,患有此病的人数越少,越是远离三地的坊间,患病百姓就越多。”

李二陛下皱眉看去,而纸张上记录的人数,果真如他所言,但一时间还是没想出其中关键:“难道这‘雀蒙眼’的妖法,惧怕人气,会在人多的地方不药而愈?”

李承乾摇了摇头:“不,这夜盲病的根源,在于各大坊间是否繁华,百姓生活是否优渥。”

李二陛下眉头皱的更深,不少文臣武将也是疑惑不解,唯有职责是指点时令,与民生牵连甚深的太史诸官、掌管户口经济的户部诸官,隐隐意识到其中奥妙。

越是繁华之地,就越是能将经济辐射给周边百姓,守在东西两市和朱雀大街的多是商铺,自然是人流不断,顾客接踵,每日收入不在少数。

而处于偏远角落的坊间,自然是经济落后,居住百姓相对贫穷。

而结果也正如他们所想,李承乾将问题答案细细道来:

“经过儿臣的走访,发现东西两市与朱雀大街,属于长安城中相对繁华之地,居住附近的百姓开设店铺,家境自然较好,平日里并不缺乏肉食。”

“而离东西两市和朱雀大街越远,坊间就越是萧条,居住的百姓也越是家境贫寒,别说是吃肉,就算是不饿上肚子也是勉强。”

李承乾越是分析,脸上表情越是肃然:

“长安在天下三百道州中,也属于最为繁华的几个城市之一,但即便如此,依旧有近半的百姓深受其害。”

“可想而知在天下百姓患有夜盲症的何其多,一些穷山恶水之地,可能连当地官员也患有夜盲。”

李二陛下神情忍不住的动容,聚精会神的捧起手中厚厚一沓宣纸,一张张的翻看。

上面分别记载着每个坊间患有夜盲症的百姓数量,尤其是长安西南角的永阳坊,几乎人人患有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