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张骞出使西域(1 / 2)

汉朝兴衰史 马踏飞花 1667 字 2个月前

七天的省亲假很快过去了,相如有官职在身,不能久陪文君身边,

夫妻二人只好依依惜别。

“长卿,想我了就回家看看,我不在你身边,你要照顾好你自己,别吃凉东西,你胃不好。”

“回吧,别送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相如劝妻子回去,又怕妻子越送越远,一狠心,他催马狂奔而去。

文君望着远去的烟尘,怅然若失!

……

汉武帝建元二年,匈奴进犯雁门关。

“报皇上,军臣单于悍然犯我边关,雁门关危急求救!”

刘彻急忙命京城校尉李广率军增援。

李广在雁门当太守时特别勇猛,打仗不要命。

这时朝中大臣建议刘彻把李广调回京城任警备团长,

这样一来可保护李广,二来在关键时刻再派他上战场。

刘彻听从大臣的建议,调任李广回长安做了校尉。

如今匈奴单于亲自带兵来犯,是时候让李广出场了。

却说那李广果然威武!连战连捷,军臣单于败逃,李广手下就抓获了一名俘虏。

通过审讯,俘虏交代匈奴单于打算要灭掉大月氏~~~

这一消息就上报给了刘彻,当时大行令王恢一听心中大喜。

[大行令是官职名,负责的工作范围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

王恢出班奏道:“陛下,有句话叫做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何不派人出使西域,结交大月氏,然后大汉和大月氏前后夹击匈奴,匈奴必败无疑!”

“爱卿所言极是。”

刘彻突然想起了什么,“王将军,谁能胜任此项艰巨任务呢?”

西域是指新疆以西和中亚等地区。

因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玉门关和阳关以西,故称“西域”。

“皇上,何不发布招贤令,有志之士自然揭榜。”

“此计甚好!”

刘彻采纳王恢的建议,在长安城各处张贴上了告示:

“各位适龄青年,有意出使西域的仁人志士,马上来报名。”

告示一出,让朝廷很意外,报名者寥无一人。

“哥几个,去西域不?”

“不去,我还想多活几年,西域遥不可及,沿途土匪出没,

听说那边的人狠如狼,猛如虎,我可不想去送命。”

然而有一个人例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此人名叫张骞。

张骞,汉中郡城固县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他毫不犹疑揭了告示。

张骞从小喜欢郊游,长大后发誓游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刘彻正发愁没人敢出使西域,突然士卒来报:“皇上,好消息,有人揭榜了。”

“~哈哈——”

“快请揭榜之人。”

张骞进见皇上,刘彻抬头一看:“这小伙长得眉清目秀,双目炯炯有神,身高九尺,双腿修长。”

刘彻心中暗道:“就凭这两条大长腿,就是个好行者!”

“草民张骞拜见皇上,”说着话,张骞跪在未央宫中间~~~

“张骞,西域长路漫漫,可不是去旅游那么轻松,你能吃了这种苦吗?”

“皇上,为大汉朝通达四海,宣示皇威,哪怕上刀山下火海,草民万死不辞!”

“~哈哈——”

刘彻龙颜大悦,“朕封你为郎官,即日带团队出发。”

书说简短,张骞领命,手持皇帝的符节,率领一百多名随从人员,

以匈奴人堂邑父为向导,从长安出发,直奔西域而去。

张骞他们出发前,还带上了10辆车,上面装着汉朝的丝绸、茶叶、以及瓷器等物品。

这个办法,是很有经济眼光的御史大夫韩安国想出来的。

他对张骞道:“路上如果没了盘缠,就和西域人交换物品,你们就有吃有喝的了,

当你们回来的时候,如果西域有什么奇珍瑰宝,带回来进行售卖,这样所有的路费将节省不少。”

韩安国这一奇思妙想,居然成就了张骞的丝绸之路。

话说张骞一行人,晓行夜住,不停地走啊走。不知不觉就走出了中原之地。

越往西走越荒凉,有诗描写的好: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意思是说,过了玉门关,就是另一番场景,风沙漫漫,天昏地暗,流沙像野兽一样随时吞没西行客。

在这里,中原的美景不复存在,这里更不是旅游观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