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率一队人马进入了咸阳。
项羽有没有参观阿房宫,因为他恨秦朝的一切。
由于仇恨,项羽要泄愤,而咸阳都城,就成了他泄愤的目标,
项羽要亲手毁掉这座繁华之城。
有一天,咸阳城一韩姓儒生,人称韩生,他向项羽进谏道:
“大王,咸阳城是一座繁华城市,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地理位置重要,
号称‘四塞之城’,易守难攻,大王应该在这里定都才是。”
你猜项羽怎么说?
“现在我功成名就,号令千军,衣锦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项羽的意思是咸阳不是我的故乡,我这么风光不回我的故乡江苏是一种损失,犹如穿着华丽的衣服晚上赶路。
有一说一,项羽的乡土情确实很浓,你看他的士兵多来自故乡。
项羽和刘邦对待这座城为何天壤之别呢?
刘邦留恋阿房宫,是想在这里定居,这是刘邦无牵无挂,刘邦在故乡有什么呢?破屋,破床,破家具……
项羽不留恋这里,是因为项羽是楚国贵族。
项羽起义后,楚国复国,项家的的财产,还不都归在他项羽名下吗?
另外项羽见识了楚国宫殿,楚国在六国中面积最大,是富庶之地,项羽对这些豪华的东西并不“感冒”。
项羽没有接受韩生的建议,韩生心有怨言,逢人便说,
过去我常听人说“楚人沐猴而冠”这句话,等我见了项羽以后,我才知道这句话一点不假啊!
韩生挖苦项羽是“沐猴而冠”,意思是说猴子戴上帽子,他依然不是人,是猴子。
有人就把这话传给了项羽,项羽大怒,派人把韩生捉来,扔到热油锅里炸成了油条,
由此可见项羽是多么样的残暴。
另外项羽要把咸阳城毁掉,是他不想让刘邦或其他诸侯得到富庶之地,
诸侯太强大对项羽不利。
“我把这里烧成一片瓦砾,看你们谁还抢着做关中王?”
项羽心胸狭窄,一直对“先入咸阳为关中王”这句话耿耿于怀。
主意已定,项羽把刘邦封存起来的金银财宝,奇珍古玩运出去,把二世的美人妃子,和诸侯们二一添作五分了。
诸侯们领走一半,余下的一半归项羽。
把阿房宫里面值钱的东西全部清空,只剩下了一座雄伟的建筑物,
项羽命人遍洒鱼油,一把火点燃,阿房宫冲天大火腾腾升起,足足烧了三天三夜。
烧完接着要杀完,项羽要实行“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
刘邦接受子婴投降后,专门派人把子婴父子三人保护了起来。
项羽要显示威风,显示谁说了算,派人杀了子婴父子,接着又把皇族遗老遗少统统杀光,
瓦砾之地一片血红。
项羽决心做绝,为让刘邦死心,也为了震慑众诸侯,他派人让楚怀王收回“先入咸阳王之”的旨意,
干预朝政让楚怀王熊心收回成命。
熊心拒绝,说,“我不能这样做,如果我反悔,以后谁还奉旨行事呢?”
项羽没想到熊心敢拒绝,深恨不已,从此项羽就有了杀熊心的念头。
项羽想架空楚怀王熊心,于是想效仿姜子牙那样大封诸侯。
封诸侯之前,他必须解决刘邦的“关中王”这一问题。
虽然刘邦一再声称要把“关中王”的名号转让给项羽。无奈楚怀王不收回成命,理论上刘邦还是“关中王”,
怎样破解这个问题呢?项羽请教范增老先生。
项羽见到范增,直接亮出了问题。
“先生,我想封诸侯为王,就算回报他们的效力。其他都好封,唯独刘邦不好封,请先生指点一二。”
范增虽然在鸿门宴上,对项羽放过刘邦很生气,他也知道项羽就这脾气,是个红脸汉子,不会玩手段。
范增心想,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慢慢改造他吧。
“该出谋划策还得出谋划策。”
“贤侄,楚怀王不收回成命,无论怎么讲刘邦还是关中王,依老夫之见,贤侄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亚父的意思是?”
“你看汉中紧挨着关中,不如把刘邦封为汉中王,这样一来也没有违背楚怀王的旨意。”
项羽一听明白了,在项羽认知中,汉中属于广义上的巴蜀地区,是个贫瘠之地,又是秦国犯罪分子流放之地。
“我猜亚父的意思是,将刘邦封在此地,可以限制他的发展。”
范增很满意项羽的思考。
原来范增想用困龙之法将刘邦困死在汉中。
项羽拍手称快,很满意范增的计谋。
项伯就把这件事儿告诉了张良,张良又告诉了刘邦。
刘邦一听把自己封在汉中就急了,周勃,夏侯婴,樊哙更是暴跳如雷,擦拳擦掌要和项羽拼了。
萧何安抚大家稍安勿躁,他说10万对40万,你们谁认为有胜算?
既然没胜算,不如咱就接受任命,把军队先撤到汉中,养精蓄锐,等时机成熟,咱们再杀出来有何不可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何非要现在争个高低,咱们有这实力吗?
张良很赞同萧何的建议。众人不再说话。
在封诸侯之前,范增建议项羽把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个秦国降将封在关中,
让三人遏制刘邦东出。
项羽大喜,遵亚父之计而行。
总而言之,项羽在撤出关中之前,把关中的治理以及对刘邦的处置,在范增指导下安排的妥妥当当。
选了一个黄道吉日,项羽沐浴更衣,清水洁面,之后展开任命书,项羽庄重宣布:
诸侯们听命,我奉楚怀王之命,加封沛公为汉王,辖巴、蜀、汉中之地,都南郑。
刘邦拱手谢过。
接着项羽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地,都废邱。
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地,都栎阳。
董翳为翟王,辖上郡地,都高奴。
魏王豹徙封河东,号西魏王,都平阳。
赵王歇徙封代地,仍号赵王,都代郡。
张耳为常山王,辖赵故地,都襄国。
司马卬(ang)为殷王,辖河内地,都朝歌。